第58节(第2页)
毫不夸张地说,林肆要开设医馆,他只怕是整个黎县最高兴的那个,终于可以摆脱每天都要闻的药味儿了,他也不知为何,从小一闻这些中药味便头晕想吐,但他的阿父不信邪,他越是想吐越让他闻、看,硬生生将那些个药全部认会。
这也导致他更讨厌学医看病这件事,他甚至还主动提出将医馆铺子分享出来,只需要换个招牌即可。
但林肆可不喜欢占百姓的便宜,给了钱将铺子买了下来。
至于名字,林肆想了想,决定搞一把抽象,让梁年提笔写了黎县人民医院六个大字。
原本还想加个第一的,但是这样牌匾就太长了,有点挂不太下。
祝时溪不擅长取名,但黎县人民医院这六个字莫名的给了她一种力量。
那是一种说不出来的力量。
祝时溪喜欢这个名字。
当她看着家人在流放中死去,在牢狱中死去的时候,她以为自己再也没有机会实现济世救人的梦想。
这两年多的时间,真是美好的像个梦一般。
铺子买了下来,但林肆还是想按照祝时溪和唐行的想法来重新改变布局和装修一下。
祝时溪和林肆商讨,林肆说出了她穿书前去医院的常见格局和流程。
挂号,门诊,拿药。
间医馆铺子其实面积很大,完全可以多规划一些区域。
唐行跟着祝时溪学了这么久,加上他本身就是有天赋的人,如今也能独立看病。
医馆开门的那一日,莫静连带着莫禹叶夏兰悄悄的在角落观望。
看着身着白色棉布衣服的唐行熟练的给人把脉开药,三个人都不自觉眼泪汪汪。
“阿行长大了。”
莫静连感触最深,她在梦里见到唐行死在自己坟前的,现在看到他这般模样,心中复杂又感动。
她唯一的想法就是,幸好来了黎县,幸好来投奔了县主。
*
学堂开学以后,黎县的街道上随处可见背着斜跨小书包的小孩子。
这种书包最初开始是石金给石头设计缝制的,斜跨背着,能装很多东西,石金在上面简单绣了些图案,背着很好看。
石头非常满意,背上的第一日就去同学们的面前炫耀。
然后,几乎整个黎县的孩子都背上了这样的书包。
有的是阿娘给做的,像龚静秀这样不会针线活的就自己出布,花钱找人做,也有兰娘这样自己缝的。
林肆偶尔出一趟门,看见小豆丁们背着书包上学,也算是一道风景线。
林肆坐在牛车里没露脸,但黎县的人都知道这是县主的马车,纷纷行礼。
林肆此番出门,不为别的,是要去看部曲队伍的训练成果的。
南双和南乔暂时被林肆拨去教了部曲队伍,封凌暂时则是只教五更天。
比起蛮力,五更天更需要技巧,封凌更为合适。
林肆来到黎县已有三年,五更天最大的孩子也马上十一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