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一个天方夜谭的故事(第1页)
前一世,张启民一直生活在瀧泉县城里。
除了循规蹈矩的生活之外,张启民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对文艺圈里的軼事也知道一些。
张启民记得,2023年春节前夕,他曾在一个休息天,去瀧泉图书馆阅览室看杂誌消磨时光。
那天正值周末,张启民走进图书馆的大门,一则讲座通知,映入他眼帘。
通知上写著,当天有儷市博物馆的专家在瀧泉图书馆作讲座。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张启民去了瀧泉图书馆新建的多功能报告厅。
就是在这次听讲座的过程中,张启民听到了一个在他看来,属於天方夜谭的故事:
儷市博物馆业已退休的老馆长丁一松,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了瀧泉县下面的七都小镇上,有一个摆摊卖布鞋的老太太。
要说这个老太太卖的布鞋有什么特別之处,倒也没有。
也就是一般的布料和普通的工艺,但是老太太的布鞋生意一直很好,在小镇上人人皆知。
老太太卖的布鞋和其他人卖的布鞋稍有不同的是,经她手製作的布鞋,鞋帮或鞋跟上,会多出一两个图案,有的是一只鸟儿,有的是一朵,有的是一匹马儿,栩栩如生。
丁一松在看过从他人处辗转传到他手上的、老太太做的绣布鞋子后,被上面的鸟图案折服,惊呼:这不可能出自一个乡下老人的手绣上去的!
於是,他亲自来到瀧泉县,辗转到了七都镇,在小镇茶馆旁边的小巷口,见到了这个老太太。
经过交谈,丁一松发现老太太竟然连字也不认识。
能绣出栩栩如生鸟图案的人,竟然是个文盲!
丁一松问老太太这些图案是怎么想出来的?
老太太告诉丁一松,她家里有一本家传的老书,书里面印著上百幅鸟山水图画,她就是照著老书里的这些图画来绣的。
丁一松问,能不能到她家里去看一看这一本“老书”。
老太太答应了。
在巷子深处的一处宅子里,丁一松见到了那本“老书”。
“老书”里面,还夹著老太太做鞋子用的鞋样。
丁一松把书捧在手上,翻开来,发现老太太口中的“老书”,原来是一本画册,里面都是小幅的鸟山水动物图,共计有两百余幅之多!
令丁一松嘖嘖称奇的是,画册的纸张虽都已发黄,但上面每一张画的色彩都没有褪色,而且每幅画都是彩色的!
最终,当时还是儷市博物馆普通工作人员的丁一松了五十元钱,买下了这本“老书”。
就是这一本“古书”,丁一松带回儷市博物馆后,馆里的人只认出了上面的字:
“云林片玉笺谱”
却对其来歷和价值无从得知。
儷市博物馆无人能鑑定其艺术价值,更不要说文物价值和经济价值了。
大家都觉得很珍贵,但到底珍贵到什么程度,无人能下定论。
最后,儷市博物馆在请示了市政府后,去钱江省省城航州请来了一位对文物字画颇有研究的专家,进行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