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第1页)
第二天上午,张启民骑车来到文化馆。
他想到馆里看看,有事,就处理了;没事,就直接出发,前往七都。
上午十点的文化馆,还是很安静的。
各间办公室里一般都没有人,胡永军因为编辑第二期《瀧泉文艺》,这几天也在办公室。
张启民才在办公室坐下,门卫老刘就送来了当天的报刊信件。
看著放在桌上的《儷市日报》,从不看报的张启民打开报纸看了起来。
《儷市日报》一版,报头的旁边赫然印著张启民的名字。
周记者的效率真的高,昨天的採访今天就见报了!
《儷市日报》用一个版面的篇幅报导了张启民和他的写作经歷。
虽然版面在第四版上,却在第一版的报头旁边的导读栏里,用加粗的字体简明扼要点介绍了主题: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瀧泉作家张启民登陆国內顶级文学期刊”
让一拿到报纸的人,一眼就被吸引住了。
四版上面,文章的大標题是“一位青年作家的成才之路”
副標题为:“儷市瀧泉县青年作家张启民专访”
文章不仅有编者按语、文字报导、记者採访实录,还对张启民的两部中篇小说《河边的错误》和《大红灯笼高高掛》做了部分选载。
张启民很快地瀏览了一遍文章,不由得愣住了:
在版面的下方,配了张启民接受採访、张启民在瀧泉一中作文学讲座和他在唐文彦校长办公室写的赠言的照片。
咦?
自己在瀧泉一中求学经歷他们怎么知道的?
看来,《儷市日报》的记者到文化馆之前,已经去过瀧泉一中做过採访了。
这些记者,真的是嗅觉灵敏,无孔不入!
照这情况发展下去,自己安仁南山村老家那边需得小心,不要被记者顺藤摸瓜去打扰了家里人。
胡永军正在整理稿子,看来他已经在王馆长那里得到了支持,第二期《瀧泉文艺》就要打算出刊了。
胡永军兑现了诺言,这一期杂誌的稿子都是他一手组稿和编辑的,只要等全部稿子齐全了,由张启民过目一遍即可,这自然是省去了很多时间。
张启民终是没忍住,问胡永军:
“胡编,你最近碰到小蒋了没有?”
胡永军从稿子上抬起头:
“小蒋?你是不是还在纠结那自行车票的事?上次不是跟你说了吗?”
“我就是觉得有些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