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东华帝君瑶池金母(第2页)
过去的时代,神明确实太过放纵了。他们凭借天生优势占据高位,却鲜少回馈世界。而如今,随着炼气之法广传天下,越来越多凡人踏上修行路,资质虽不如神灵,但胜在数量庞大、意志坚定。百年之后,谁能断言这些人不会超越神族?
更何况,还有蟠桃作为激励。
想到这里,不少证道者的眼神悄然发生了变化。
“道祖许诺蟠桃,并非无条件赏赐。”李伯阳似看穿众人所思,缓缓道,“每一枚蟠桃,都将根据功绩发放。救一人免于灾厄,记小功一件;平定一方大劫,记大功一次。累计足够功勋,方可获得一枚初级蟠桃。至于中品、上品……需立下拯救时代之伟业。”
他顿了顿,声音忽然柔和下来:“这不是剥夺,而是赋予。赋予你们一个更公平的竞争环境,一个真正能体现价值的世界秩序。”
这时,一直沉默的东王公终于开口:“我愿辅佐西王母,共掌天条。”
话不多,却如定海神针般稳定了局势。
紧接着,西王母的身影自月华深处显现,白衣胜雪,眸光清冷如霜:“我已开始整理历代神灵事迹,建立‘天衡簿’雏形。三年之内,第一轮评定将启动。”
两位未来的至高神已然表态,意味着新秩序即将落地。
然而就在此刻,一道苍老的声音突兀响起:“那你呢?你立下天条,谁来监督你?”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缓步走出人群。他身形佝偻,气息微弱,看似普通至极,但李伯阳见到他的一瞬间,眼中竟闪过一丝讶异。
“是你……玄冥子。”
老者点头:“正是老朽。当年你在昆仑讲道,我未能悟透真意,转修散仙之途,游历三千世界,见过太多所谓‘神明’如何欺压凡人、垄断修行资源。今日听你立天条,心中欣慰,但也担忧??权力若无人制约,终将腐化。哪怕是你,道祖李伯阳,也不能例外。”
这话极其大胆,近乎挑衅。
可在场无人出言呵斥。因为他们都知道,这位玄冥子,曾是最早一批聆听李伯阳讲道的证道者之一,虽未成神,却以“观道者”身份行走诸界,记录万象,素有“天地之眼”的称号。
李伯阳沉默片刻,忽然笑了。
“问得好。”
他抬起右手,掌心浮现出一面青铜古镜,镜面幽深,隐约可见无数身影在其中穿梭往来,竟是囊括了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轨迹。
“这是我以半数道果炼制的‘鉴心镜’,它将悬于天庭最高处,映照每一位执权者的心念与行为。包括我自己。”
“从此以后,任何一位神灵、修行者、乃至道祖本人,只要动念谋私、滥用职权,镜中必现黑痕。三度染黑者,自动触发天劫,无论身份高低,一律严惩。”
全场震惊。
连羲和都不禁动容。她深知这意味着什么??李伯阳不仅给自己套上了枷锁,还创造了史上第一个能够反向监督至高存在的机制。
这不是简单的制度设计,而是一场彻彻底底的思想革命。
“所以,你们的选择是什么?”李伯阳环视众人,声音不高,却穿透灵魂,“是继续做那个只知索取的旧神,还是成为新时代的守护者?是抗拒变革,等待被淘汰,还是主动融入这股洪流,成为历史的缔造者?”
没有人立刻回答。
但气氛已在悄然改变。
一位年轻的女仙缓缓上前,单膝跪地:“弟子愿受天条约束,立誓守护南荒十万黎民,若有违背,甘受天劫诛灭。”
接着是一位来自北溟的水神:“我愿每年布施三次灵雨,助沿海修士突破瓶颈。”
又有一位曾经桀骜不驯的战神低下了头:“过去我嗜战好杀,屠城三座……今愿赎罪,申请前往边荒镇守魔渊,直至功过相抵。”
一个接一个,无论是神灵出身,还是凡人证道,纷纷表态归附新规。
唯有少数几人转身离去,消失在云海尽头。他们不愿被束缚,宁愿放弃神位,也要保持所谓的“自由”。
李伯阳没有阻拦。
“去吧。”他说,“世界足够大,容得下不同的选择。但记住,当灾难降临之时,别指望有人会来救你。”
待最后一名反对者离开,天空忽然裂开一道缝隙,金色的光芒倾泻而下,照耀在那本《天条玉册》之上。玉册缓缓升空,最终悬浮于天庭正中央,化作一座巍峨宫殿的基石??那便是未来的“天法院”。
与此同时,遥远的昆仑山上,第一棵蟠桃树破土而出,枝干挺拔,花开如霞,仅仅七日便结出九枚果实,每一枚都散发着令人心驰神往的气息。
消息迅速传遍诸天万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