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第2页)
莲心摩挲着瓜尔佳·雪心的手背,上面的肌肤因长年的浣洗,得不到保养,而粗糙皲裂,"额娘要相信女儿。无论如何,那道任命书挽救了阿玛的性命,同时更实现了他毕生的理想。额娘和蕊儿以后再也不必为别人做浆洗和织补的活计。从今以后,我们全家人都会生活得更好。"
欲明欲灭的烛光,照亮了少女一张俏丽的面颊。那般明媚鲜妍,饶是窗外的一轮皎洁明月,都羞煞得躲进了云层里面。然而脸上含着的坚强,却不是这个年纪的女孩儿该有的。瓜尔佳·雪心鼻翼一酸,轻轻地将她搂进怀里,眼眶里的泪抑制不住地淌了下来。
第11节:心事两无猜(1)
第二章心事两无猜
(1)
皇亲国戚的府宅都建在什刹海的岸沿上,一幢幢面朝着平安大街,清一色都是四合院相套的屋宇,高低错落的灰牆青瓦,远近相接的朱红门楼,均饰以漆柱飞簷,苏式彩画及石凋门墩等,营造出朴素澹雅、古拙典范的清朝皇室风采。
街道两侧幽静宽敞,绿柳成荫,平素很少有车马和行人经过,平坦洁淨的路面,连落叶都清扫得规整。暮春的阳光柔柔地洒下来,洒在那些层次分明的青瓦和飞簷上,闪烁起一层迷离的光泽。
当莲心第二次站在果亲王府宅院前,与初次的硬闯已是截然不同。
"姑娘请!"
朱红的府门吱呀一声被打开,露出里面一座莲纹屏门影壁,砖凋古兽,用以遮挡住閒人的视线,同时烘托出内宅的气势和风貌。元寿亲自在门口为她领路,而负责把守的还是之前见过的两人,看到是她,先是一愣,随后即刻点头哈腰,生怕礼数做不周全,有丝毫的怠慢之处。
莲心绾着裙裾,施施然跨进府宅。
这是在康熙帝后期建筑的府第,一部分仍沿用明朝的精良工艺,佈局规整,搭建套间四合院;另一部分则是彷造江南风韵,亭台楼榭,环山衔水,廊回路转。元寿引着她走过宽敞通阔的两道垂花门,走不多时,穿过一道抄手游廊,步至西苑,管事的几个嬷嬷们早已等候多时。
寝阁两侧是两道月亮门,中间是雪白的牆。初夏时节,缠枝藤萝都开好了,大片大片紫色的花海铺陈得肆无忌惮,蒸腾起一抹浓郁的花香,宛若置身梦境。
莲心一路走来,始终低着头,甚至看都未多看一眼,来到几个嬷嬷跟前,轻轻敛身,行了一个端庄的礼。
"这是二嫫,王府里的女管事,有何事情都可对她提。"
元寿说罢,便摆手让苑里洒扫的丫鬟们都退下。
莲心抬起脸,面前站着一个面容端肃的妇人,有着跟额娘一样的年纪,身形也略有相似,但气度却是截然不同。微翘的眼角,鼻翼有一颗痣,似乎不是个好相与的角色。
"二嫫好。"
被称为二嫫的老妇挑起眼皮,跟着摆摆手,身后的丫鬟和婆子们都纷纷围拢上来。
都是府里伺候的老嬷嬷们,此刻细眼打量她,倒是生得好生标緻--不知是因走路多,还是羞赧,脸颊微微涨红,却越发出落得跟一朵芙蓉花似的;只穿着一身蓝底碎花襦裙,单布裤子,脚上穿着旧却洁淨的绣花小布鞋,只往那儿一站,简单而乾淨,俏生生得动人。
"难怪爷要领进府门,这姑娘年纪轻轻,已然美得不像话,若再虚长个几年,还不将城里的那些个窑姐儿都给比下去了!"
等几个丫头将人领进寝阁,其中一个才悄声打趣,话音落,引得其他几个嬷嬷呵呵直笑。
元寿皱起眉,呵斥道:"别瞎说!这位以后就是府里的小姐,是要当格格养着的!都好生伺候着,怠慢一点儿,看主子不拧了你们的脑袋!"
毕竟是府里的一等管事,一语出,众人都缩脖噤声,悻悻地散了。二嫫却站在原地,脸上是一成不变的不咸不澹的表情。
"那位是何来历?姓什麽的?"
元寿麵对她,生出几分恭敬,压低声音道出了一个姓氏:"纽祜禄。"
二嫫一挑眉,道:"那可是上三旗的老姓儿了。可我瞧着模样,却不像是镶黄旗里哪家的郡主。以前从不见爷带什麽姑娘回来,怎麽,头一遭,就捡了一位沧海遗珠?"
"此事说来话长,连我都摸不清爷的意思。"元寿看了屋苑的方向一眼,"只不过身份来历比较简单,是刚提拔的四品典仪的女儿,家世单薄,是上三旗里早已没落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