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天子禁军(第2页)
况且,给自己麾下的军队册封成天子禁军,这对他而言,非但没有害处,反倒有助於提高自己军队声势,他没有拒绝的理由。
可这些,落到这些士卒心中,那就不同了。
在他们看来,“天子禁军”这四个字所来的荣誉感和含金量,那是袁绍这种未曾亲自上阵杀敌的人所不能想像的。
因此,在得到天子册封之后,这一千人,训练之时,也更加热血卖力。
而看著眼前的景象,刘辩觉得,这比他预想的……更加艰苦,也更加震撼。
军营生活,远非后世影视剧中那般瀟洒豪迈。
刺骨的严寒、沉重的甲冑、枯燥而严酷的训练,每一项都足以消磨常人的意志。
可眼前这一千士卒,眼神中却看不到丝毫的懈怠与怨懟,只有一种近乎麻木的专注和……被激发出来的凶悍!
当然,这也得益於袁绍的“慷慨”。
为了彰显对天子的“重视”,也为了確保这支护卫力量足够“可靠”,袁绍在粮秣、甲冑、兵器的供给上,確实做到了最高標准。
士卒们个个身形魁梧,面色虽被风雪吹得通红,却不见菜色,显然营养充足。
更重要的是,高览严格按照刘辩的指示,將“校官种子”的理念贯彻到了极致!
他们训练强度远超普通士卒,除了基础的搏杀、队列,更有针对性的排兵布阵、小队指挥、旗號识別等校官才需要负责的技能。
“陛下……”高览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带著一丝小小的自豪,“您看,这才短短五日!末將按照您的吩咐,严加操练,灌输忠义,如今这一千將士,已初具雏形!军纪之严明,士气之高昂,战力之凝聚,远超其他各营!假以时日,必成一支真正的百战劲旅!”
刘辩微微頷首,心中亦是激盪。
他看到了希望!这支军队,虽然只有一千人,但他们將是自己未来最核心的军队班底,是“缓夺权”战略得以实施的真正底气!
然而,当刘辩的目光扫过校场边缘那寥寥几匹拴著的战马时,眉头却不由自主地皱了起来。
步兵!清一色的步兵!
除了高览和少数几个担任斥候或传令的將校拥有战马外,这一千精锐,几乎全是步卒!
在这个冷兵器时代,步兵与骑兵的差距,犹如天堑!
机动性、衝击力、战场生存能力……骑兵对步兵,几乎是碾压性的优势!
一支没有强大骑兵支撑的军队,在平原大战场上,面对铁骑,將处处受制,甚至可能被一击即溃!
刘辩心中暗嘆。
他当然知道战马的珍贵。
在这个时代,一匹合格的战马,其价值远超后世想像!
尤其是能用於衝锋陷阵的良驹,更是可遇不可求的宝物。
中原地区本就缺乏优质马场,良马多產於幽、並、凉等边地,且多为地方豪强或军阀所垄断。
袁绍虽然坐拥冀州,麾下骑兵也有一定规模,但也不可能大方到给“天子禁军”这一千人全部都配上战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