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三章 两个天命(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激昂的请战声浪,此起彼伏。

武將们恨不得立刻拔营起寨,杀向洛阳,建功立业。

端坐主位的袁绍,感受著眼下诸將的请战热情,脸上洋溢著难以抑制的志得意满。

祭天大典的成功,紫气东来的神跡,尤其是天子的鼎力支持,不仅彻底稳固了他在联军中的盟主地位,更將他的声望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此刻,军心可用,士气如虹。

正是挥师西进、建立不世功勋的最佳时机!

“诸公!”袁绍猛地一拍案几,声音洪亮,带著一股睥睨天下的豪气,“天佑我联军!紫气东来,讖言应验,天命在我!董卓逆贼,气数已尽!此乃……天赐良机!”

他目光如电,扫过下首肃立的各路诸侯、將领、谋士。

“值此军心鼎沸,士气如虹之际!本公决议,即刻全军准备挥师西进!兵锋直指洛阳!”袁绍的声音斩钉截铁,“然则,兵者,国之大事!不可不慎!需谋定而后动!”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一身戎装、神情沉稳的公孙瓚:“伯圭!”

公孙瓚立刻出列,抱拳躬身:“盟主!”

“玄德已去孟津前线数日,如今想必已经对前线情况熟悉,其帐下更兼麾下关、张二位將军勇冠三军,精於骑射,机敏过人!”袁绍沉声道,“你且通知玄德所部,即日起,著重侦察洛阳周边及孟津前线等关隘敌情!务必探明董贼兵力部署、粮道虚实、刺探清楚,为大军到来做好准备,不得有误!”

“诺!”,公孙瓚领命退下。

袁绍目光隨即转向河內太守王匡:“公节!”

王匡出列:“盟主!”

“公节久镇河內,熟悉孟津一带地理民情!”袁绍下令道,“本盟主打算,此次进军,以你部下为先,先行开始向孟津方向增援!务必稳固我军侧翼,打通粮道,並伺机袭扰洛阳外围!为大军主力西进,扫清障碍!”

“诺!”王匡抱拳应道。

袁绍隨即又看向其他將领,一一分派任务,或整军备战,或督运粮草,或策应各方。

由於在此之前便已经商量部署完毕,因此此刻条理清晰,指挥若定。

儼然一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统帅风范。

“诸公!”最后,袁绍霍然起身,目光灼灼扫视眾人,“天命在我!军心可用!此战,乃光復汉室、再造乾坤之役!望诸公同心戮力,奋勇向前!待克復洛阳,迎陛下还朝之日,本公……定当上奏天子,为诸公……论功行赏!封侯拜將,光耀门楣!”

“谨遵盟主號令!”

“討董灭贼!光復汉室!”

“討董灭贼!光復汉室!”

厅內眾將齐声应诺,声震屋瓦。

----------

洛阳,宫中董卓所在。

与怀县联军大营的沸腾激昂相比,洛阳城內的董卓住处,此刻却笼罩在一片阴鬱压抑的气氛之中。

董卓身躯深陷在铺著虎皮的宽大座椅中,脸色阴沉得如同暴风雨前的天空。

他手中紧攥著几份几乎一模一样的密报,指节因用力而发白,手背上青筋暴起。

密报上的內容,如同烙铁烫在他的心头——怀县祭天大典,紫气冲天,祷告生烟,讖言应验,天命所归……

每一个字眼,都扎得他坐立难安。

“混帐!荒谬!一派胡言!”董卓猛地將密报狠狠摔在地上,发出“啪”的一声脆响。

“紫气?祷告生烟?天命所归?放屁!全是放屁!定是袁本初那廝,为了蛊惑人心,编造出来的弥天大谎!无耻之尤!”

然而,儘管口中怒骂,董卓心中却是惊涛骇浪。

这消息並非空穴来风,而是他派往怀县的多路心腹密探,几乎在同一时间传回的探报。

描述虽有细微差异,但核心內容惊人一致——天子刘辩在祭天大典上,未用火种,仅凭祷告,便引动青铜鼎炉升起冲天紫气。

万眾目睹,讖言应验,贼军士气大振!

“相国息怒!”李儒侍立一旁,眉头紧锁,沉声道,“各路探子回报皆同,且描述细节颇为详尽,不似作偽。那紫气升腾之象,恐……確有其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