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无限算力计划(第2页)
开发者可在腾达云平台上专注于创新应用开发与运行,无需关心底层服务器、数据库等复杂的维护工作。
这则消息引起了业界的巨大震动,雷君更是反复研究了多遍。
他敏锐意识到,这对正处高速扩张期、对算力和数据需求与日俱增的小米而言,是巨大的机遇。
“宋总,腾达的‘无限算力’计划,格局宏大,令人钦佩。”
雷君先真诚称赞,随即话锋一转,“对小米而言,希望成为腾达最紧密的合作伙伴之一。我们需要的,不只是通用算力资源。”
“雷总,直说无妨。”
“首先是高可用的云服务器集群。小米的应用商店、云服务承载着数千万日活用户,任何不稳定都会导致用户体验大幅下滑。
其实次是安全的数据存储与容灾备份服务。希望依托腾达云实现跨地域多活备份与快速灾难恢复。”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雷君目光灼灼,“希望利用腾达最顶级的ai算力,训练和迭代‘小爱’。
语音模型、自然语言处理、用户意图识别……这些都需要海量数据和惊人算力来优化。”
一口气说完,略带期盼地看着宋词。
这些要求,已然超出普通客户范畴,是在寻求深度的、战略级的捆绑合作。
宋词静静聆听,手指无意识地在膝盖上轻敲,脸上看不出太多情绪波动。
直到雷君说完,车内再次陷入短暂沉寂。
几秒钟后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清淡却肯定的笑容。
“没问题。”回答干脆利落,“雷总所说的这些,都在腾达云服务能力范围和开放计划之内。
‘无限算力’面向全球所有客户,小米也是我们最希望、也最应该优先服务的伙伴。”
宋词眸光深邃,语气更为深远:“3月全国大会上,我提出了‘互联网+’战略。
其核心就是利用互联网技术,特别是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传统行业赋能,全力支持实体经济的数字化转型。
现在,正是腾达兑现这一承诺、将战略落地的时刻。”
微微侧头,目光仿佛穿透车窗,望向更遥远的未来:“释放算力,可以降低创业和技术创新门槛。
让中小企业无需投入巨资购买硬件和组建庞大it团队,极大减轻初始资金压力,让他们能将资源集中在业务创新本身。”
“未来,随着腾达科技技术不断迭代升级,即便是只有几个人的小团队,也能调动全球顶级算力,开发出过去只有巨头才敢想象的复杂应用。”
他的声音平稳而有力:“未来数字经济竞争,某种程度上就是算力分配权的竞争。
谁掌握了高效、普惠、智能的算力分配权,谁就能在未来经济格局中掌握至关重要的话语权。”
宋词几乎不假思索地答应了雷君的全部深度合作要求。
对腾达而言,吸引像小米这样具有巨大行业影响力和复杂需求的标杆客户,本身就是“无限算力”关键一环。
小米全面接入,将是对腾达云服务稳定性、安全性、性能极限的一次绝佳压力测试和现实验证。。
雷君闻言,思路豁然开朗,腾达通过社交和移动支付,已经构建起几乎无可撼动的生态壁垒和流量护城河。
如今,终于腾出手来,将战略重心转向更底层、更基础、却也更具统治力的领域,云计算和人工智能。
轰轰烈烈的“无限算力”计划,其野心绝不仅是出售计算资源,而是像当年构建社交网络一样,打造一个以腾达云为核心的全新开发生态。
通过释放算力这个“诱饵”,吸引无数开发者和中小企业在腾达平台上开发、部署应用。
当越来越多的应用、服务、数据沉淀在腾达云之上,平台价值便会像滚雪球般增长,形成强大的网络效应和用户粘性。
最终,一个围绕腾达核心技术壁垒的、更加庞大坚韧的商业生态系统将自然形成,这将构成腾达下一个十年的核心竞争力和增长引擎。
想通这一切,雷君不禁在心中感叹宋词深谋远虑。不过与这样的巨头合作,既是机遇,也需保持清醒。
车子缓缓减速,透过车窗,京东大厦的轮廓已映入眼帘。不一会儿,车队平稳地停在京东集团总部大厦那宏伟的玻璃幕墙下。
车门打开,宋词和雷君几乎同时下车,早已等候在一楼大厅门口的刘翔东立刻满面春风地迎了上来。
此时的东哥正值意气风发之年,眉宇间虽带着一丝连日筹备上市的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即将抵达阶段性终点的兴奋与志在必得的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