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6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66章

“江陵?”

刘琦有些不解的看着诸葛亮。

诸葛亮见刘琦面露困惑,语气凝重地进一步解释:“江陵乃荆州重镇,城坚粮足,又据长江之险。”

“主公若得此地,外可御江东之兵,内可慑襄阳之众。”

“今蔡蒯之辈专权襄阳,异日若生变故,公子手握江陵精兵,进可争衡荆楚,退可自保无虞。”

“若一味满足于江夏太守,一旦刘荆州不讳,彼等矫命立嗣,公子远在江夏,何以相抗?”

“届时非但主公名位难保,恐性命亦在他人掌中矣!”

诸葛亮再为刘琦解惑后毫,继而详陈江陵之重要:“江陵乃荆州心腹,非虚言也!”

“其府库粮米堆积如山,足有五万石之巨,可供万人大军三年之食!

“且赋税年入占全荆州三成!更有荆州最大军械作坊,月产铠甲五百、长矛过千。”

“黄祖遗留之船坞中,尚有战船五十余艘,造船巨木堆积如山,此乃何等雄厚之资?”

“再看地势,”

诸葛亮手指蘸水,在案上粗略勾勒:“溯汉水而上,精锐水师三日可兵临襄阳城下;顺大江而下,则扼住长江咽喉,荆南四郡钱粮北运,必经此地,卡住江陵,便卡住了荆州命脉!”

“此处更是连接南北、贯通东西之战略枢纽,水师屯驻,东可拒孙权,西可防益州,实乃进可攻、退可守之根本之地!”

“而今,天赐良机!”诸葛亮声音陡然提高,“孙策新败溃退,江陵守将傅芳兵力空虚,城内人心惶惶,无所依恃!”

“主公正可借协防之名,以抵御江东可能之反扑为理由,速速引兵入城,造成既成事实!待安稳之后,再行文禀报州牧,届时木已成舟,蔡瑁纵有万般不满,急切间也难以翻转!”

刘琦闻言再无犹豫,猛地站起身:“先生之言,如拨云见日!”

接着刘琦对着厅内魏延、黄忠下令道:“时不我待!文长,你即刻点齐你部五百精锐为先锋,勿必抢在蔡瑁反应之前,接管江陵!!”

“末将领命!”魏延兴奋抱拳。

津乡至江陵不足五十里,魏延率部疾行,当日落日之前,魏延的旗号已出现在江陵城下。

。。。。。。。。。。。。。。。。。。。。

而与此同时,当阳至江陵的官道上,马蹄声如雷,卷起的尘土遮天蔽日。

蔡瑁身着银甲,勒马走在一万襄阳精锐的最前方,嘴角始终挂着一抹自信的笑意。

蔡瑁手中马鞭轻轻敲打马鞍,脑海里反复推演着接下来的“好戏”——刘琦那竖子不知天高地厚,竟敢横渡云梦泽去截孙策的后路,简直是自寻死路!

在蔡瑁看来,孙策乃“江东小霸王”,连黄祖都能阵斩,刘琦手里不过几千郡兵和刚接手的五千襄阳卒,就算侥幸拦住孙策,也定会被打得岌岌可危,最后只能眼巴巴等着他带着这一万精锐来救场。

到时候,蔡瑁便以“救世主”的姿态出现,先当众斥责刘琦“冒失行事”,再逼着刘琦交出江夏兵权,让这小子知道,荆州的兵权到底是谁说了算。

“将军,前面就是十里坡,天色已晚,是否扎营歇息?”身旁的副将低声请示。

蔡瑁抬头看了眼渐暗的天色,马鞭一扬:“扎营!让弟兄们好好歇息,明日一早便加速赶往江陵”

“咱们得赶在刘琦那竖子被孙策打垮前,去‘救’他一命!”

蔡瑁在说道救字上时,嘴角划起一道幅度。

副将应声而去,营地很快搭建起来,篝火噼啪作响,士卒们忙着埋锅造饭,空气中弥漫着粟米的香气。

蔡瑁的中军帐内,参军王超正捧着陶碗吃饭,碗里是糙米饭拌着酱肉,吃得正香。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