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第1页)
第25章
魏延脸上闪过惊愕、疑惑,最终化为激动,他猛地单膝跪地,抱拳过顶,声音都有些发颤:“属下。。。。。。谢公子厚赏!日后但凡公子有差遣,文长必当效死!”
周围的士兵见魏延只是因为练兵有方便受赏,也跟着欢呼起来,看向刘琦的眼神也多了几分亲近。
诸葛亮在一旁捋着胡须,笑着对徐庶低声道:“主公这一手,既得了猛将,又收了军心,好手段。”
军心,就在这一赏一谢间,悄然收拢了几分。
徐庶点头赞同:“观这魏延统兵确实是有一手,日后若好好培养,必成大器。只是。。。。。。”
“只是。。。。。。”
徐庶目视那几员立在队列边缘的军侯,眉头微蹙,对诸葛亮低声续道:“此数人皆蔡瑁安插的心腹,前番探得,或掌粮草调度,或管营中斥候,各据要职。”
“今主公虽重赏魏延、收了部分军心,然此辈在侧,终是隐患,他日行军作战,恐以‘上峰令’掣肘军需,或暗中迟滞军令,更甚者,难保不将我军动向泄与蔡瑁。”
“欲使这五千兵马全然听命,需尽早设法:或寻故将其调往无关紧要之职,或抓其失职错处依军法处置,方能除此内患,令全军如臂使指。”
诸葛亮颔首,指尖轻捻羽扇,:“元直所言极是——此辈不除,军心动荡难安,待寻良机便是。”
很快刘琦检校完毕,便似不经意般行至粮草堆放之处。
只见装有粮食辎重车辆,车队寥寥麻袋稀疏。
早已候在此处的蔡青脸上虽恭敬的行礼,但心中皆是轻蔑之意。
蔡青得了蔡瑁吩咐,又亲眼见过这位长公子在这关键时候还做出携美出游的“荒唐”事,心中全无敬意,随手一指:“长公子,粮草皆在此处了。”
刘琦不动声色,命人打开一袋,确是黄澄澄的粟米。
接着目光扫射起整个辎重车队,眉头微皱,似是随意地问道:“蔡军侯,这些粮车,共有多少?”
蔡青见状,心中暗笑,刘琦这纨绔子弟果然不识军事,面上却恭敬回道:“回公子,共四十车,都是上好的粟米。”
刘琦轻轻嗯了一声,缓步在粮车之间踱步,目光在车队间流转,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心中正在飞速计算。
蔡青站在一旁,起初心中还带着几分轻蔑。
想起前几日刘琦带着那对双胞胎美姬出游时的荒唐模样,心中冷笑:这等纨绔子弟,能看出什么门道?想来就是在做做样子罢了。
然而随着刘琦踱步的时间越来越长,蔡青渐渐觉得不对劲。
这位长公子的眼神太过专注,手指在粮袋上轻点的节奏,分明是在默算着什么。
蔡青的心慢慢沉了下来,难道这刘琦并非表面看上去的那般无能?
就在这时,刘琦突然停下脚步,转身面对蔡青似笑非笑的:“蔡军侯,按我荆州军制,大军出征需备足一月粮草。”
“这里的粮草,可够五千将士一月之用?”
闻言蔡青心头一紧,但强装镇定地笑道:“备足了,备足了,这里粮食自然是够的,四十车粮食,都是上好的粟米,足够大军一月之用。”
刘琦停在一辆粮车前,仔细打量着车辆:“若我所料不错,这应是军中标准的粮车,每车可载三十石。”
“而五千人众,人日食五升,月食一石五斗。五千人月需粟米七千五百石!七千五百石便需要两百五十车。而你方才说,这里只有四十车。”
顿时蔡青的额头已经渗出细密的汗珠,强辩道:“长公子有所不知,这些是新制的粮车,比往常的更能装,一车可载八十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