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第1页)
第22章
刘琦望着远去的烟尘,心潮澎湃。
既然历史已经因刘琦而改变,那为何不改变得更加彻底点?
反正都已经截胡了诸葛丞相,那这常山赵子龙也给顺手截胡了。
毕竟截胡这种事,有了第一次就想来第二次。
刘备:不!我的常胜将军!没有你我怎么办啊!
刘禅:不!四叔!没有你我怎么活啊!
襄阳城西,荆州军大营。
营内旌旗招展,兵甲森然。
校场之上,经过几日挑选五千奉命调拨给江夏太守刘琦的军卒已初步集结完毕,虽队列尚显松散,但观其精气神,确如刘表手令所言,是久经战阵的老兵。
然而,在这看似正常的挑选士卒准备之下,暗流早已涌动。
营区一侧,负责粮秣调度的军吏正指挥着辅兵和民夫将一袋袋粮食搬上辎重车辆。
车队规模不小,足以支撑大军远行。
不过若是有经验的军中老卒或者军吏细数车乘,或是掂量一下粮袋的份量,便会察觉出不对劲。
一名头发花白、面容黝黑的老军侯,眉头紧锁地盯着正在装车的粮队。
老军侯在行伍中摸爬滚打了大半辈子,对于一支五千人的军队需要多少粮草才能开到江夏,老军侯虽然不是很清楚,但老军侯却知道按照荆州军制规定。
大军出行,随军粮草必须备齐大军所需一月之数。
老军侯眯着眼,心中默数从面前而过车乘,又估量着每辆车的载重,越算心越沉。
“不对。。。。。。这数目不对啊。。。。。。”
按老军侯所点的辎重车辆数量,这点粮草,即便按最苛刻的标准配给,恐怕也只够这五千人十日之用。
“看什么看!赶紧装车!”一名身着低级军官服饰、眼神却带着几分倨傲的年轻人走了过来,对着老军侯呵斥道。
此人名叫蔡青,乃是蔡家族人,是张允刚被安插进来担任管理后勤的军侯之一。
老军侯默然低头,继续指挥手下搬运,心中却是一片冰凉。
粮草数目不对,这不是疏忽,而是刻意为之。
就在这时,一名名叫王猛的军侯忍不住大步上前。
王猛身材魁梧,脸上带着一道浅疤,他是靠着军功一步步升上来的悍卒。
王猛指着那明显规模不足的粮车队,声音洪亮却压抑着怒气:“蔡军侯!赴任江夏,路途遥远,这点粮草恐怕连走到地方都勉强!”
“一旦断粮,军心涣散,如何应对江东孙策?届时吃了败仗,掉脑袋的可是我们这些冲锋陷阵的弟兄!”
王猛心里清楚,刘琦是长公子,就算粮草不济打了败仗,失地败军最多也就是被问责,性命多半无忧,丝毫不影响刘琦的荣华富贵。
但王猛他们这些底层军官和普通士卒可就惨了,饿着肚子打仗,要么战死沙场,要么因败绩被军法处置,死的可是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