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4章 眼看都要成別人家的了(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见陈迎新没说话,县令又主动补了一句:

“要是还不够,你们也可以直接用百姓的田地,我去帮你们沟通。”

然后想了想,继续加码:“想要多少亩都行!”

陈迎新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该怎么回应了。

这態度,也太热心了吧?

看陈迎新脸上有些迟疑,县令便严肃解释道:

“你刚刚说有新的优良稻种吧?只要能让老百姓吃饱饭,我一定尽全力支持。”

“现在富阳附近还有许多难民,我特別希望你的稻穀產量足够高。需要人帮忙儘管开口。”

旁边的老杨听完,嘴巴张得合不上。

还记得当初在长安推广红薯时,为了找个地方试种,陈迎新了好几个月,到处求人碰钉子。

哪像这南方的县令,居然主动提供人力?

杜尘看大家神色复杂,赶紧接话道:

“谢谢县令大力支持,我们带来的这种稻米一亩地一年至少產八十石,米饭香又甜,只要普及开了,富阳县很快就没有饥荒和难民了。”

县令笑著点点头:“那我也算对得起这县令的职位了,还有什么別的需要吗?”

陈迎新摆摆手说没有了。

县令听后暗自鬆了口气:“我还得处理其他公务呢,你们先下去忙吧。”

前后还不到一刻钟,几个就出来了。

事情进展得太顺利,陈迎新还在回过神的路上。

再说这个新稻种也不娇气,土壤普通一点都能种。

既然县令都这么支持了,那就没必要客气了,陈迎新直接要了最好的一百五十亩田。

最棘手的问题解决了之后,当天他就开始了播种前的准备。

先把种子铺开晒了一整天。

因为资源有限,也只能靠日光来杀菌消毒。

接著又把这些稻种泡在清水里整整三天。

每颗种子吸饱了水,不少已经开始冒出嫩芽。

所有前期准备好后,就开始正式撒种了。

县令派来好多民工帮忙,速度非常快。

至於后期的浇水、除草等工作,县令也一口答应全程安排。

按这个进度,三个月左右应该就可以收成了。

转眼半个月过去了。

今天的天气格外晴朗。

水稻终於全部种完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