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68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2468章

他要尝的“甜”,也绝非寻常百姓收获的喜悦,而是一种摆脱亡国罪孽感、获得内心安宁的奢望。

“陛下,”周太后试图劝解,声音哽咽,“您年事已高,怎能经得起那般操劳?若是想体验农桑,在京中园圃看看便是,何须亲自。。。。。。”

“不!朕意已决!”崇祯打断她,语气斩钉截铁,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帝王余威,尽管这威仪在此刻显得如此苍白而怪异。

“朕必须亲自去做!朕要让天下人都看看,朕崇祯,并非不知民间疾苦!朕要身体力行,重振勤俭之风!你若不愿跟朕回去,朕便自己回去!”

看着丈夫那决绝而神神叨叨的模样,周太后知道,再多的劝解都是徒劳。

他已然钻入了牛角尖,任何理性的言语都无法将他拉回。若强行阻拦,只怕会激得他做出更不可预料的事情来。

她与崇祯风雨同舟数十载,深知他骨子里的固执。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万般忧虑与无奈,眼中含着泪光,却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静。

“陛下既然执意如此,臣妾。。。。。。臣妾岂有不跟随之理?只是此事,需得告知兴明。。。。。。”

“你去说!现在就去说!”崇祯急切地道。

“朕明日,不,今日便要启程!多待一刻,朕都觉得浑身不自在!”

周太后无奈,只得起身,前去寻找皇帝朱兴明。

朱兴明此时正与内阁随行的官员商议视察苏松漕运事宜,听闻母后急切求见,心知必有要事,立刻屏退左右。

当周太后将崇祯的状况和坚决要求回京种地的想法道出时,朱兴明也愣住了。

他揉了揉眉心,脸上露出复杂的神情。对于这位老爹,他感情深沉。

既有对其当年呕心沥血却无力回天的同情与理解,也有对其某些固执己见、以至于加速了王朝崩溃的无奈,更有作为儿子,希望其能安享晚年的孝心。

他深知老爹父心结之深,却没想到一碗汤竟能引发如此剧烈的反应。

“母后,父皇他。。。。。。这分明是心病啊。”

朱兴明叹息道,“舟车劳顿,且回京种地、这岂是养身之道?不如让随行太医好好诊治,再加以宽慰。”

周太后摇了摇头,泪珠终于滚落:“兴明,你还不了解你父皇吗?他认定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他如今这状态,强留在此,只怕于身心更为不利。不如。。。。。。不如就依了他吧。回了京,在眼皮子底下,也好照应。或许。。。。。。或许他折腾一阵子,自己也就慢慢平复了。”

朱兴明沉默了片刻。他是一国之君,考虑问题需要权衡更多。

太上皇突然中断南巡,执意回京种地,此事若传扬出去,难免会引起朝野猜测,甚至可能被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利用,编排出些“皇帝不孝”、“逼迫太上皇”之类的流言。

但眼下,老爹的精神状态显然更为重要。

最终,孝道与对父亲状况的担忧占据了上风。

“既然如此,便依父皇之意吧。孩儿立刻安排最稳妥的护卫和车驾,抽调精干太医随行,务必保证父皇母后一路平安。京中那边,朕也会飞马传讯,让太子和内阁提前知晓,做好安排。”

他握住周太后的手,安慰道:“母后放心,京中一切有儿臣。只是这一路,要辛苦母后照看父皇了。”

周太后含泪点头:“只要他心安,我便心安。”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