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农家问心(第1页)
看似简单,却又蕴含着无穷深意的农家问心之题,从老者口中缓缓道出时,苏文渊的心,反而彻底地平静了下来。他对老者,郑重地躬身一揖。“学生苏文渊,见过农家前辈。”随即,他缓缓地直起身,目光望向了远方这片青青草原。他的脸上,展现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亲切与自信。开垦良田?养活万民?这个问题,对于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象牙塔学子而言,或许是一道无从下手的难题。但对于他这个,在北境那片贫瘠的土地上,亲手将一片片荒原,都改造成了米粮川的“屯垦司主官”而言。这简直就是……送分题。他将自己这三年来,在那片土地上,亲眼所见,亲身所行的一切,用最质朴,也最真实的语言,娓娓道来。“回前辈。”“学生以为,垦田之道,其要在三。”他的语气平和而又带着力量,叙述中有一种能让万物都为之信服的魔力。“其一,在天时。”他指向了天空那轮温暖的太阳,与缓缓飘动的白云。“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乃万物生长之根本规律。垦田,必先顺应天时。”“观云,可知晴雨。辨风,可知寒暑。察土,可知墒情。”“学生在北境之时,曾结合古籍与实地勘察,绘制出了一套北境二十四节气农时图。将何时播种,何时灌溉,何时除草,何时收割,都一一对应,精准到了每一天。”“依图而作,可使农事,事半功倍。”那老者闻言,眼眸之中露出了一丝讶异的光芒。二十四节气。这个概念,虽在上古农家的典籍之中,有过零星的记载,但早已失传了千年。眼前这个少年,竟能将其重新整理,并绘制成图?“其二,在地利。”苏文渊没有停顿,他的手指又指向了脚下这片,看似肥沃的土地。“土地,亦有其脾性。有的喜水,有的耐旱。有的肥沃,有的贫瘠。”“强行在不适宜的土地上,种植不适宜的作物,无异于缘木求鱼。”“故而,垦田必先相地。”“学生在北境,曾推行‘田亩分级’之法。将所有屯垦区,按照其土壤的肥沃程度,水源的远近,光照的时长,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田,种植水稻、小麦等高产作物。”“中等田,则种植豆类、杂粮。”“至于那些,连草都长不好的下等盐碱地……”他的脸上,带着碾压式的微笑。“……学生则从关外,引进了两种,名为土豆与玉米的耐旱高产神物。”“此二物,不择地力,不畏干旱,亩产甚至远超水稻。”“一举解决了,我北境数十万军民,数百年来的缺粮之患。”“什么?”那老者,再也无法保持平静。他猛地从蒲团之上站了起来,浑浊的老眼之中,爆发出了一团难以置信的璀璨精光。“亩产……远超水稻?”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此……此等神物,当真存在?”“千真万确。”苏文渊平静地答道。老者呆呆地看着苏文渊,若是此言为真。那眼前这个少年,仅仅是凭借这一项功绩,便足以在农家的神龛之上,抹下浓重的一笔。“那……那其三呢?”他急声追问道。苏文渊看着他,顿了顿,吐出了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两个字。“……人和。”“天时、地利,皆是外物。”他平静的说道,“而真正能让这片土地,焕发出无尽生机的,终究还是人。”“是那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将自己的汗水与希望,都洒在这片土地之上的……农夫。”“北境,目前推行兵团制。”“将所有屯垦的军户与军属,都编组成一个个,既是生产单位,又是战斗单位的集体。”“统一番号,统一调度,统一分配。”“以军法治田,以战功赏农。”“如此一来,不仅极大地提升了生产的效率,更是在所有人的心中,都凝聚起了一股‘以集体为荣,以奉献为傲’的昂扬斗志。”“因为他们知道。”苏文渊的声音,变得无比的铿锵。“他们耕种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口粮。”“更是,守护在他们身后,那座不倒长城的根基。”“是他们,用自己的汗水与辛劳,为我大奉,为这天下万民,开垦出的一片……”“……太平盛世。”他的回答,掷地有声,字字珠玑。早已超出了单纯的农学范畴。而是将“天、地、人”三才之道,与兵家的组织力,儒家的教化之功,都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那老者听完,有些呆愣住了。苏文渊在为他描绘一幅,让任何一个心怀苍生的农家子弟,都为之疯狂的宏伟蓝图。良久,良久。他才从那巨大的震撼之中,回过神来。,!他看着苏文渊,眼中尽是无尽的感慨与……欣慰。他没有任何问题了。眼前这个少年,对于农之一道的理解,早已远远地同级别的考生,甚至比他自身还要深厚。“……受教了。”他说完,整个身影便如阳光下的露珠般,化作了漫天的金色光点,缓缓消散。而那座简陋的草堂,也随之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通往下一关的,散发着柔和白光的传送门。以及一枚,静静悬浮在半空之中,通体由最纯净的翡翠雕琢而成,其上铭刻着一个古朴的农字的…………文心玉。这枚文心玉,其色泽之纯正,其体积之巨大,远非寻常的闯关者,可以获得。这代表着,第一关的守护者,对他最高的认可。苏文渊那枚文心玉,收入囊中。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他转过身,一步踏入了那扇,通往下一关的传送门。……而在他,离开这片草原的瞬间。外界,贡院的祭坛之上。那块巨大无比,用来实时显示所有考生闯关进度的“通天玉璧”之上,猛地爆发出了一团,璀璨至极的金色光芒!在那代表着苏文渊名字的后面,第一关的区域,被一种肆意着无尽生机的翠绿色,所彻底填满。而在那翠绿色的光芒之中,更有一道粗壮无比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其高度直接超越了,玉璧之上早已设定好的满分刻度。直接……爆表了。“这……这是……”负责监控玉璧的礼部官员,看着眼前这从未出现过的异象,惊得目瞪口呆,连话都说不完整了。“破……破纪录了……”“农家问心第一关,自小洞天建立以来,千年未有的……完美通关。”“快……快去禀报裕王殿下。”整个贡院,都因为这道冲天而起的金色光芒,而彻底地沸腾了。而此刻,在小洞天的另一处。郑修远,也刚刚结束了他的第一关考验。他所遇到的,农家老者略有不同考验他的,是如何在荒年中养活一村的百姓。如果说比学识广度,在场考生恐怕胜过其的寥寥无几。他利用家族所学与这三年来所思所想,带给村民跳出方寸之间的尝试,同样获得了一枚品质极高的文心玉。他从传送门中走出,来到这第二关的起始点时。第一眼便看到了,早已在此等候多时,正一脸平静地看着他的青衫身影。以及手中那枚散发着,磅礴生机的农家文心玉。郑修远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发自内心的苦笑。自己与他之间的差距,比想象中……还要更大。“苏兄。”他走上前,对着苏文渊,抱拳一揖,“恭喜。”“郑兄,客气了。”苏文渊笑着,还了一礼,“侥幸罢了。”就在此时——两人脚下的大地,猛地一震。周围的景象,再次发生了变化。古战场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座戒备森严,满含肃杀之气的天牢。而在那天牢的最深处。一道威严与冰冷的法理声音,缓缓响起。“第二关。”“法家问罪。”“堂下二人,何人有罪?”“何人……无罪?”:()我在异世修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