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第1页)
20而白起,则为了目睹大秦的盛世繁华,决心守护嬴政的安危。经过这次交心,两人的关系已超越了君臣,更像是挚友。白起实力超群,若他真想脱身,嬴政也无法阻拦。倘若他有意夺取大秦的权柄,简直轻而易举。只要大秦尚未出现能与他比肩之人,他便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这种功高震主的感觉,再次让他心生警惕。然而,从嬴政此刻的神情来看,他对白起确实毫无猜忌之意。回到朝堂之上,王翦面带忧色地望着嬴政。不仅是他,李斯、蒙恬、蒙毅等人,也纷纷建议嬴政另选一名贴身侍卫。甚至有人提议,让白起常伴嬴政左右。嬴政一一婉拒。他微笑着看向众人,说道:“六国余孽如今都去了九洲道场。”此言一出,众人恍然大悟。赵高闻言,心中一惊。难怪近日不见盖聂踪影,原以为他正潜心跟随白起修习剑法。如今看来,唯一的可能性已然明朗。盖聂显然已经启程。他正踏上寻找九洲道场的路途。赵高心中难免愤懑不平。他同样渴望知晓九洲道场的奥秘。然而身为大秦丞相,他无法擅自离开朝堂。若执意离去,实在难以启齿。一滴汗珠自他额角悄然滑落。李斯将这一切尽收眼底。他与赵高素来不睦,只是如今同为秦国效力,即便心存芥蒂也未曾表露。此刻望着赵高,李斯已然洞悉其心思。从罗网密探到身边亲信,处处可见端倪。赵高此人城府极深,且野心勃勃。表面效忠大秦,实则所图非小。然要说他怀有二心,却又未见其行背叛之事。李斯对赵高始终捉摸不透。而嬴政似已察觉众人心思。不仅赵高,其余臣僚亦复如是。皆欲染指九洲道场之力,却苦于无由启齿。纵使看透众人所想,嬴政亦不会任其前往。时值六国初定,政务纷繁,嬴政日理万机。他绝不会允许朝中大臣都去追寻九洲道场之事。眼下,大秦有白起一人足矣。派盖聂探寻九洲道场,实则是为他寻求长生之术。白起既不愿前往,且言明九洲道场只为己身而存——入道场时怀何目的,便始终为之奋斗。不仅白起如此,其同门师兄弟亦皆秉持此念。故若要白起为嬴政长生再赴道场,断无可能。正因如此,嬴政只得遣盖聂代行。盖聂暂离咸阳,无碍帝国统治。更因嬴政已窥见其致命弱点——荆轲伏诛大殿后,盖聂虽未表露,内心必痛彻骨髓。如今处置燕国事务时,嬴政发现一名酷似荆轲的少年。此子虽不知生父何人,却被嬴政一眼识破。他将成为钳制盖聂的利器——比掌控任何朝臣都更有效。若论忠诚,其他大臣或许与盖聂不相上下。然而他们手中,少了一样致命的弱点。这弱点便是嬴政心中的疑虑。此刻嬴政手握霸权。大秦所有将领,各方奇人异士。仍听从他的号令。可若有朝一日,他们的实力凌驾于嬴政的强权之上。是否还会这般俯首帖耳?嬴政不敢以此作赌。索性派遣盖聂前往。倒也一了百了。既然白起之事已然败露。嬴政正好借此机会。将心中所想直言相告。即日起。凡告假离朝者,寡人皆视为欲往九洲道场。若称病重,寡人自会遣人登门探望。倘若发现有人弃朝堂而去,追寻九洲道场。休怪寡人不讲情面。既已知晓白起便是白己。不妨再猜猜,他为何助寡人横扫六国。既能助寡人一统天下。难道就不能再做些别的事?话音落下。满朝寂然。王翦与蒙恬、蒙毅本无此念。此刻更是彻底绝了心思。毕竟白起早有明言:寻访九洲道场,全凭机缘。他们可不认为,自己与那飘渺之地会有什么缘分。原本就未曾动过此念。倘若真有这样的机缘,他们定然也会前去探寻。毕竟白起的威名,实在令人心驰神往。加之他如今的年岁,更引得众人趋之若鹜。然而嬴政话音落下后,莫说付诸行动,便是心底刚萌芽的念头,也被彻底掐灭。以嬴政的手段,此刻若想逃离大秦,除非翌日便能寻到九洲道场所在。且须携家带口同往——若独自遁走而弃亲眷于不顾,无异于让至亲替己受过。稍有良知者,断不会行此卑劣之举。,!蒙恬、蒙毅乃至王翦等世代效忠大秦的将门子弟,更不可能背弃血脉至亲。李斯亦未曾动过这般心思。他与王翦相同:强如盖聂欲访九洲道场,尚需嬴政首肯,何况文臣?多年来,李斯早已摸透君王脾性。总能精准避开嬴政逆鳞,这恰是他比赵高更得圣心的缘由。当然,他为大秦立下的汗马功劳,亦是关键。正因如此,李斯从未萌生离秦寻道的妄念。此刻他与王翦、蒙恬等人无异,皆躬身称颂秦王圣明。唯独赵高——虽口中诵着相同赞词,行着相同礼节,眼底却暗涌着别样盘算。他正思索着如何找借口离开大秦,亲自探寻九洲道场的下落。然而此刻,嬴政彻底断绝了他们的念想。他已无法指望亲自前往。若派遣六之一前去——心中又生出顾虑。倘若对方叛变该如何是好?白起的实力有目共睹。若六真寻到九洲道场——的实力若与白起相当,是否还会听命于他?抑或借此机会直接脱离掌控?这些疑虑令他举棋不定。可若不派六出马——便彻底断送了寻找九洲道场的唯一机会。赵高的心思——绝不能让任何人察觉。若被嬴政知晓他已有异心——离身首异处之日便不远矣。更何况如今大秦尚有白起坐镇。他更不敢轻举妄动。白起是否会为嬴政铲除异己——尚无十足把握。但眼下宁可信其有!谨慎方能长久。赵高此刻已不敢再有动作。关于九洲道场之事——只能另谋他法。退朝后——众人不禁长舒一口气。朝堂之上不便显露真实情绪。今日嬴政为震慑群臣——已对他们下了死令。走下朝堂,总算能说说真心话了。王翦走在宫道上,朝蒙恬使了个眼色。蒙恬正和蒙括低声交谈。收到王翦的信号后。三人凑到一处。真没想到,白己竟是武安君。蒙恬深深叹息。说来惭愧,早知武安君一生只娶一妻。当初冒出个私生子时,竟无人质疑。蒙括无奈摊手。这事倒也怨不得咱们这些粗人。连赵高那厮都没察觉呢。王翦咂了咂嘴。说不定赵高早就知道,只是瞒着大伙?蒙恬若有所思。确实有这可能。不过李斯是真不知情吧?王翦认真思忖片刻。李斯确实蒙在鼓里。这些日子他随侍王上,哪有闲心管这些。蒙恬点头:说得是。话头一转。王翦看向两位同僚。要不要去拜会武安君?毕竟是我大秦的功臣。蒙恬早有此意。他们这些军中将领。虽说不至于盲目崇拜谁。但武安君白起。在他们心中确是当之无愧的战神!如今本尊就在眼前。先前以白己身份出现时。众人只当是同袍。况且白己向来独来独往。既然自己就是白起,作为后辈将领前去拜访,想必不会被拒之门外。几人商议后决定一同前往白起府邸。李斯早已看穿他们的心思。身为秦国后进之臣,他对白起的往事多有耳闻。此刻他心中更明了一事:盖聂正为嬴政寻求长生之术,若真能成功,未来朝政仍将掌握在嬴政手中。而白起既站在嬴政这边,此时表明立场,不失为明智之举。望着年轻得能做他们祖父的白起,李斯暗忖:即便盖聂求药未果,白起也必为大秦谋划。若将来嬴政有不测,白起的决策将关乎大秦国运。三位可是在议论白起将军?李斯突然出声,惊得蒙毅一个激灵。蒙恬与王翦相视而笑——武将的警觉让他们早察觉有人靠近,唯独沉思中的蒙毅未曾留意。见蒙毅受惊,李斯连忙拱手致歉:见诸位谈得兴起,不忍打断。“没料到竟让你受惊了。”“实在对不住。”蒙毅赶忙还礼。“是我考虑不周。”“我这兄长,怕是早等着看我出丑呢!”蒙毅话音刚落。众人便一齐笑出了声。李斯随即开口:“三位可是要去拜会白起将军?”说到此处,李斯仔细打量了他们一番。生怕自己猜错了。但转念一想也合理。往日何曾见过这几人在阿房宫阶前议事。:()综武:我的弟子不知低调为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