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峨石村13(第3页)
沿着这条痕迹一路追寻,祝风竹触摸到了一堵“墙壁”。
这堵墙壁和旁边的质感有着细微的差距,中间还有一条极细微的竖直线条。
是门和门缝。
祝风竹缓缓睁开眼,似有所感地回头,正好对上江昭深褐色的眼睛。
两人靠得极近,几乎快贴在了一起,江昭笑笑,十分自然地拉开了距离。
他刚在做什么?
“门在这里。”
祝风竹说,“你得确信这里有一扇门,骗过自己,姿态要自然,不要刻意。”
他嘴角轻勾,神色不明,不辨喜怒:“你刚才就做的很好。”
说完这句话,祝风竹闭上眼睛,做了个推门的动作,径直往前走,仿佛穿墙而过,消失在了墙壁之中。
江昭几乎是在下一瞬,便重新出现在了祝风竹身后,一双眼睛亮晶晶的,手指在空中写下一句话:
“相信门和骗自己都很难,但相信你很容易。”
呵呵。
祝风竹冷笑一声。
这是一间保存得很完好的房间,几乎看不到灰尘,所有的一切,都井井有条。
窗前放着一张书案,上面摆放着笔墨纸砚,以及一小摞还未使用的宣纸。
书案前是配套的扶手椅,简洁又不失文雅。
书案的对面,书架靠墙而立,上面陈列着各种书籍。
房间中央摆放着一张低矮的茶几,陈设着精美的茶具。
博古架代替了另一面墙,上面摆放着各种玉器、瓷器、奇石等等。
书房内布局考究,各种文玩收藏无不彰显着主人的品味。
以小见大,这位陈老爷怪不得被义忠奉为光风霁月的圭臬。
主屋,毫无疑问,是一户人家里,地位辈分最高的人的居所——也就是说,是陈老爷的居所。
所以直接不让进。
书房,被收拾得一尘不染,是陈老爷的办公场所。
相对于主屋而言,没有那么私密,但也在破解了规则后,才允许进入。
那剩下的那间,是什么呢?
按照传统四合院布局,那个位置,应该是管家的住所,或者说,仆人房。
祝风竹来到了书架前,一本本的看过去,终于在书架的角落找到了他想要的那本书——
《陈家村纪事》。
原来之前这里叫陈家村啊,确实更符合村庄的命名习惯。
这本书的书皮原本被撕得七零八落,却又被仔细小心地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