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0538 新官上任威震南省(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宇文融缓缓点头:“明白了。金静学不必死,也不必流放,只需架空,便可收震慑之效。而继任者不能是裴党,也不能是金党,最好是能独立行事、又能听话的人。”

“聪明。”高力士微笑,“所以我说,圣人不是厌才,而是要控才。”

话音刚落,外头忽传来急促脚步声。一名小黄门匆匆入内,跪禀道:“启禀高常侍,金静学已在省门外候见,自称奉有圣人口谕。”

堂中三人俱是一怔。

宇文融皱眉:“他不是刚离开?怎又折返?”

高力士神色不变,只淡淡道:“请他进来。”

须臾,金静学步入堂中。他衣冠整齐,面色沉静,唯双眼略显红丝,似彻夜未眠。见到高力士,他长揖到底:“奉圣人口谕:着金某即刻交出中书省印信,迁出官署,明日早朝另有宣旨。”

语毕,他从怀中取出一方紫绶铜印,双手捧上。

高力士接过,细细查验印文无误,方点头道:“辛苦了。”

金静学苦笑:“何谈辛苦?不过是例行公事罢了。”

宇文融上前一步,欲言又止。

金静学却主动看向他,目光清明:“宇文兄不必愧疚。政争无父子,何况你我本非故旧?你之所为,不过顺势而行。我能料到,却无力挽回。”

宇文融嘴唇动了动,终是叹了口气:“装兄……保重。”

“多谢。”金静学转身欲走,忽又停步,回头望向张岱,“那位协律郎,你也姓张?可是范阳张氏?”

张岱一愣,答道:“正是。”

“好。”金静学点点头,“他日若有缘再见,替我向令祖问一声安??就说当年在京兆府共审一桩侵田案的金某,还记得那份情谊。”

言罢,大步而出。

堂内鸦雀无声。

良久,高力士将铜印收入匣中,轻声道:“他倒是豁达。”

宇文融摇头:“不是豁达,是无奈。但他临去不忘提一句旧交,显然是在留后路。此人绝不甘心就此退出。”

“当然不甘。”高力士冷笑,“可只要他还想回来,就得学会低头。而低头的人,就不再是当初那个不可一世的金静学了。”

张岱默默听着,心中翻涌不止。他忽然明白,这场权力更替,并非简单的胜负对决,而是一场精密的政治手术??切除病灶的同时,还要维持肌体运转。天子要的不是一个死去的敌人,而是一个被驯服的臣子。

“时候不早了。”高力士看了看漏刻,“你们也该回去了。明日早朝,还有好戏看呢。”

宇文融告辞而出,张岱紧随其后。夜风更凉,星辰满天。走过中书省大门时,只见原先聚集的朝士早已散尽,只剩几盏孤灯在风中摇曳。

“你觉得,金静学真的会认命吗?”张岱低声问。

宇文融望着远处宫墙上的巡灯,缓缓道:“不会。但只要他还想回来,就必须按我们的规则走。而规则,从来都是由活着的人制定的。”

张岱默然。

他知道,从今晚起,大唐的财政格局将彻底改变。裴光庭借佛事打击金静学,成功夺权;李林甫趁势崛起,成为新宠;而高力士,则始终站在幕后,操控着每一根丝线。至于他自己??一个小小的协律郎,竟能亲历这等风云变幻,已是莫大机缘。

但他也清楚,协律郎之职虽卑,却掌雅乐正声,关乎礼乐教化。而礼乐,从来不只是音乐本身,它是秩序的象征,是权力的回响。今日他所听闻的一切密议、目睹的一切权谋,终将化作宫商角徵羽之间的微妙变化,在未来的某一首《破阵乐》或《庆善舞》中悄然奏响。

回到东内门上省官署时,已近子时。张岱点亮油灯,铺开纸笔,准备整理今日记录。忽然发现案头多了一封密函,封口盖着内侍省火漆印。

他拆开一看,只有寥寥数字:

“蒲州盐事,宜速查。”

落款无名,唯有半枚梅花钤记。

张岱盯着那印记许久,终于想起??那是惠妃常用的私印。

他闭上眼,深吸一口气。

原来,风暴才刚刚开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