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番外3 赫连勃勃之乱(第3页)
这不光是打他的脸,更是打先帝的脸。
他当了三十多年太子,如今接棒成为大周第二任皇帝,功业上自然不敢妄想超过先帝,只求延续先帝在世时的繁荣安定。
延和这个年號是他亲自敲定,足可见他心中的真实想法和施政举措。
饶是如此,刘勃勃和司马楚之还是跳將出来,成为反周势力急先锋。
“。。。。。靖边镇將毛乐祖率领全镇边军抗击贼军,因寡不敌眾殉节而死,追授毛乐祖明威將军,赐爵石城县男,以其长子袭爵。::::”
梁桓先是对此前阻击铁弗贼眾的边军將士们进行嘉奖封授,其中又以靖边镇將毛乐祖最为忠勇“刘勃勃枉负先帝恩义,朕本该亲自领兵前去征討,奈何太后病重,朕侍疾榻前无暇脱身今朕遣一上將领兵前往岭北阻敌,诸卿有何良才举荐,不妨畅所欲言?”
梁桓话音落下,殿阁內一片安静。
公卿大臣们多数低头沉默不言。
刘勃勃率贼眾二十万,据岩绿城而反,声势实在浩大。
国朝承平十余年,追隨先帝鼎定江山的功勋大將们大多凋零,大周军方颇有青黄不接之象。
在如此凶险的情况下,谁也不敢轻易出头。
贸然举荐,若是战事不顺,免不了受牵连。
要知道贼眾已经逼近洛川,整个渭北都处於临战状態。
此去如果不能顺利阻敌,长安都会暴露在贼眾兵锋之下。
梁桓目瞳深处闪过些恼怒和无奈,先帝一朝武功太盛,以至於后期大周境內几无战事。
十余年间,將领们得不到像样锻炼,到了现在真有大战出现,又一个个畏难不前。
“启奏陛下,臣保荐二人,定可一举歼灭贼眾,光復夏州!”尚书左僕射崔浩出声道。
梁桓一喜,忙道:“不知崔卿举荐之人是?”
崔浩不紧不慢地拱手道:“岐州刺史、定国公贏烈,白水太守刁雍!
有此二人领兵出征,可保岭北无虞!”
梁桓想了想,“定国公贏烈的確是平叛最佳人选,贏公年少时跟隨武安公贏觴征討凉州,畅通河西通道,镇守西域多年,於国有拓土之功。。。
有定国公出征,朕自然是放心的。。。
只是这白水太守刁雍,朕却了解不多,不知此人有何能耐?”
崔浩笑道:“刁雍乃渤海饶安人,先帝天授二十七年武科入仕。其人文武兼备,好学谦和。
太和元年,先帝出巡上党,刁雍时任上党都尉,曾与先帝秉烛夜谈。。。。,
臣与刁雍有过数面之缘,知其精通兵法韜略,可堪造就!”
梁桓当即询问中书省几名舍人,得知先帝的確曾在出巡上党时召见过刁雍。
能得到先帝单独召见,足可见这刁雍有不同凡响之处,
。。。。朕加贏烈为平北都督,刁雍为副都督,领兵十万前往岭北討贼!”
梁桓倒也果断,当场定下由贏烈、刁雍二人掛帅出征,
当年末,南略受挫的赫连勃勃悲愤之下病逝於统万城,其子赫连昌继任大夏天王。
赫连昌之弟赫连定爭位失败,出走盛乐。
延和二年四月,贏烈、刁雍相继攻破统万城、盛乐城,俘获赫连氏一族六十七人。
朝廷有詔,赫连一族男子尽数诛灭,女子徙河內没为官奴。
沸腾一时的赫连夏之乱,歷时十个月而平。
定国公贏烈加冠军大將军,拜单于大都护,出镇盛乐。。。。
刁雍升任并州刺史,赐爵龙岗县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