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乖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习习凉风拂过,灯火摇曳多姿。

斑驳烛火时不时掠过,崇明帝眸色微眯,定定地打量着太子,他这个儿子天资聪颖,处事滴水不漏,早些年间也因被册封为皇太孙,身为储君父亲的他也颇为受益,只是唯一不得他满意的地方,是过于聪明。

先帝晚年身子不好,时有卧病在榻的情况出现,奉命监国的是年仅十五岁的皇太孙容琛,而不是彼时身为太子的崇明帝。

也恰是如此,崇明帝已登基有七年之久,朝堂中听命容琛的朝臣不止一二,颇有分庭抗礼之势。

崇明帝也曾想过寻到其把柄将其按下,然近七年过去,不说是把柄,就是小小错处也寻不着。

适才贵妃前来哭哭啼啼好一会儿,看似言说半个时辰,实际上翻来覆去也都是那些个意思,绝不会顺着皇后的意思将萧知意安排入东宫。

皇后的意思崇明帝心中门清,自然不会以为她仅仅是看中了吏部尚书萧丛之女,崔家她亦是想要归拢入营中。

眼下崔氏女对太子有意,也无需过多费心,唯独要费心的是现下仍为容瑶伴读的萧知意,若是他应许了册封萧知意为太子妃,皇后也定然有把握将崔氏女迎入东宫。

崔家和萧家,皇后都要。

人心不足蛇吞象,若崔萧两家由此依附于太子门下,且不说等他百年,便是今岁就要翻了天,崇明帝面色凝起,道:“朕听闻崔氏女对你一番痴心,若当真如此行事,岂不寒了崔家的心。”

容琛指腹摩挲过茶盏杯口,掌心被透过杯盏递来气息熨得灼热,眸前骤然闪过医馆前少女穿过汹涌人群往来的澄澈眼眸。

少女眼瞳中有过惶恐,也有过不安,不过顷刻之间都化为了坚定。

静默少顷,容琛道:“若选了崔氏女,方为寒了崔家的心。”

破碎灯火照得崇明帝眼瞳浑浊不清,不明他话里的意思,“如何说?”

容琛神情淡淡:“崔氏女的性子较他人乖张了些许,难以担起太子妃的重任,日后不慎出了差错,谁也救不了她。”

崇明帝闻言,怔忪了下。

“时候不早,”容琛起身,“儿臣不打扰父皇安寝。”

崇明帝纷飞思绪稍有回笼,嗯了声。

目送着太子离去,他开口叫来了伺候在外的宦官。

正打算迎送太子的宦官听到声响,愣了片刻忙不迭地往里走,他看着神色意味不明的帝王,弯身拱手:“皇上。”

崇明帝道:“你且着人出宫查个人。”

宦官面上露出些许疑惑,听到‘崔氏女’的称呼时,眼瞳骤缩。

等候宣德殿外的卫昭见到里头走出的身影,迎上去的刹那甫瞧见男子凛冽的神色,他侧眸和江渊对视了眼,江渊微微摇头。

两人跟上他的步伐,穿过道道宫墙。

砚洗池流水潺潺,容琛入内不过半刻钟,四下宫灯尽熄。

翌日清晨朝露暮暮,昭和宫内宫人往来。

宫娥踏入寝宫,皇后端坐于梳妆台前,她悄然走到伺候在侧的明意跟前,道:“娘娘,各宫娘娘都已经到了。”

皇后透过妆镜睨了眼宫娥,若有所思地转着手腕上的沉香木手镯,嗯了声后方才起身。

昭和宫主殿内漫着些许低语,言语间都在讨论着前些时日参加品茗宴的贵女们,余光瞥见中宫主位后的紫檀雕花粤绣围屏微微颤动,倏然收了声起身,端瞧见皇后走出时福身行礼。

“都起来吧。”皇后目光扫过宫殿内颜色分明的各宫妃嫔,停留于簪着流苏髻的董贵妃面上须臾,“聊什么呢,如此热闹。”

“适才静妃娘娘提及太子殿下即将娶妻,然而比殿下还要年长的四皇子至今还没有个着落,也不知何时才能享享天伦之乐。”落于下位的妃嫔笑道,“这不就顺势提起了前段时日入宫的各家贵女,不知可有适合四皇子的女子。”

“眼下也——”

“再适合,也要等太子挑完才是。”

静妃甫一开口,就被垂眸拨弄着珠串的董贵妃截去了话语,一时之间,宫殿内鸦雀无声,亦有不少妃嫔垂下了头,不愿搅和进此事中。

皇后笑了笑,慢条斯理道:“也是要相互看对眼才行,若贵女不愿,还能强抢不成?”

“这也说不准。”董贵妃掀起眸,眸中笑意盈盈,言语间却落有咄咄逼人之势,“若是想着尽享齐人之福,满京的贵女也都还有得挑,今日择萧家之女为妻,明日迎崔氏女为侧妃,改日还可纳苏家女为妾,只要皇后娘娘有此心,定然是能成的。”

她莞尔一笑,侧头看向各宫妃嫔,目光一寸接连一寸地停留在几个育有皇子的妃嫔身上须臾,道:“你们可都仔细挑选着,别挑中了咱们皇后娘娘心仪的人选。”

被点到的妃嫔们下意识对视了眼,心中泛起了阵阵涟漪。

高位上的皇后神色未变。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