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 章(第1页)
其实在宋青昱那场告白风波后的第二天,邓婵便以公司有紧急事务需要处理为由,暂时离开了旷野社区。她的离去看似与这件事毫无关系,社区也仿佛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但其中的种种,谁又真的知道呢?
后面邓婵在微信上联系了林雅,状似随意地问起宋青昱的状况,以及林雅按照和云荼商量好的,如实但委婉地告知青昱哥心情低落但正在调整,也表达了感谢和希望不影响友谊的意思。
邓婵那边只回了个“知道了,谢谢”,便没了下文。然而,又过了两日,陈澍的手机上,收到了邓婵直接发来的消息:
【陈澍,没打扰你吧?我有个朋友,是某知名风投机构的合伙人,听我聊起旷野社区的模式很感兴趣,想过去实地考察一下。如果合适,后续可能会有投资意向。你看什么时候方便?】
这条消息无疑是雪中送炭。
投资,这正是目前旷野社区最需要的东西。他几乎能立刻列举出这笔钱能带来的改变:升级硬件、丰富配套设施、扩大宣传……
但他没有立刻回复邓婵。
傍晚,他在休息区门口遇到云荼,将手机递到她面前,语气平静:“邓婵发来的,说她有朋友想投资社区。”
云荼正准备接水的动作顿住了,目光落在屏幕上,将那几行字反复看了两遍。
心底有个声音在叫嚣着拒绝,她其实一点也不想陈澍和邓婵再有更深的牵扯。
因为邓婵的主动,在她看来,更像是一种不甘心的迂回策略。
可理智很快压过了情感。她想起最近查看后台数据时,预定量出现明显下降、想起几个老成员闲聊时提到,如果能有个健身房或者游泳池就好了、想起她和陈澍之前规划的多功能活动室,都因为资金问题迟迟未能动工……
钱,是他们目前最大的瓶颈。
云荼抬起头,对上陈澍等待的目光。
她知道他这是在征求她的意见,尊重她的感受,这份尊重让她心里一暖,也让她更加不能因为自己的私心而阻碍社区的发展。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客观:“这是好事。我们现在确实需要资金注入。你可以跟她介绍的客户见见面,了解一下具体意向。机会难得,不要错过。”
-
几天后的下午,邓婵带着一位姓王的中年投资人朋友,来到了社区进行参观。
参观结束后,邓婵说已经在县里的餐厅订了包间,提议大家一起吃个晚饭。
陈澍拒绝不了,带上了云荼和林雅一同前往,至于宋青昱,那小子怂得很,一听是邓婵组的局,把头摇得像拨浪鼓,死活不去,只说自己要留守社区。
酒局伊始,气氛还算融洽。王孟军王总,四十来岁,整个人看起来很精明干练,他对旷野社区的模式问得很细,但也直言不讳地指出了目前存在的局限性和风险,比如地理位置偏远、客户群体相对小众、盈利能力有待验证等。显然,他并非盲目看好,他说他更多的是看在邓婵极力推荐的面子上才来的。
酒过三巡,话题渐渐偏离了正轨。王总带着几分酒意,笑着打量陈澍:“陈总年轻有为啊,一个人在这乡下地方搞出这么个有意思的项目,不容易。结婚了吗?”
陈澍礼貌一笑:“还没有。”
“那有对象了没?”王总的目光若有似无地扫过坐在陈澍斜对面的云荼。
这个问题让桌面上瞬间安静了几分。邓婵也放下了酒杯,看似随意,实则专注地等待着答案。
陈澍几乎是下意识地就想看向云荼,但他克制住了,他用眼角的余光瞥向她,看见云荼在幅度极小地摇头,眼神里带着恳求和紧张。
他喉结滚动了一下,心底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憋闷和无奈。
他知道她在担心什么,最终,他垂下眼眸,端起酒杯,用一声听不出情绪的“还没有”回答了王总的问题。
这个答案,似乎让王总和邓婵都颇为满意。
“哎呀,年轻人以事业为重是好事!”王总哈哈一笑,话锋却转向了邓婵,“不过啊,小邓也是单身,又优秀,你们还是老同学,知根知底的。我看你们站在一起就挺般配嘛!小邓为了你这个项目,可是没少在我面前说好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