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化敌为用皇长诞世月票1200加更(第3页)
“之后便是『抽离根脉、混编稀释』。”
熊廷弼继续道:
“把剩下的降卒,每一百人编为一个『戍边队』,但每个队里,必须混入两百名明军老兵。
这些老兵,我打算从宣府、大同、延绥三镇调派,他们常年守边,性子坚韧,且对女真素有戒备,既能监视降卒,也能镇住场面。”
“这些混编后的队伍,绝不留在辽东,而是分別派驻到宣府、大同、延绥的边镇卫所,让他们承担戍边守堡的任务。
比如看守长城的烽燧,协助边军屯田,或是巡逻边境要道。
同时,严禁同部落、同旗籍的降卒在同一个卫所聚集,哪怕是父子兄弟,也得分开派驻,让他们彻底断了抱团的可能。”
周文焕听得连连点头,又追问:
“可若是降卒心怀不满,暗中勾结叛乱怎么办?”
“这便要靠第二层。家属质押,利益绑定。”
熊廷弼眼中闪过一丝锐利。
“这些降卒的家眷,约莫有五千人,不能让她们跟著降卒去边镇,也不能留在辽东。
本经略打算把她们集中安置到山东登州、莱州的流民安置区。
那里本就有接纳流民的基础,耕地也相对充足。
让地方官给她们登记户籍,每户分配十亩耕地,再提供种子和农具,许她们安居乐业。”
他话锋一转,语气添了几分威严:
“但有一条,降卒必须在边镇戍满五年,且期间无任何异动,家眷才能迁去卫所与他们团聚。
若是降卒敢叛乱,或是私逃,那他们的家眷,即刻贬为军户,世代为边军服役。
用『家属做人质』,再用『土地做诱饵』,一拉一压之间,不信他们敢轻举妄动。”
周文焕抚掌讚嘆:“此计甚妙!既给了降卒生路,又攥住了他们的软肋。
那第三层『分化管控』,又是何意?”
“第三层,是要弱化他们的『女真身份』,让他们渐渐融入大明。”
熊廷弼解释道:
“首先是待遇差异,降卒的俸禄,只给明军正兵的七成。
且绝不授予他们『百户』『总旗』这类武官职衔。
哪怕他们立了战功,也得先经过三年考察,確认忠心无误后,才能酌情提拔。
其次是习俗同化。
要求他们必须改穿明军的服饰,不得再穿八旗的甲冑或蒙古袍。
每月还得参加三次『汉语讲习』,由卫所的文书教他们识汉字、说汉话,若是三次缺席,便扣发当月俸禄。”
“如此一来,日子久了,他们穿的是大明服饰,说的是汉语,家眷在山东耕种,自己在边镇戍守,『女真八旗』的身份认同自然会渐渐淡化。
再过个十年二十年,他们的子孙生在大明,长在大明,便再也不是什么『建奴』,而是大明的边军了。”
周文焕站在一旁,听得心服口服,眼中满是敬佩:
“明公此计,既解了眼前的降卒之患,又为辽东长远安定埋下了根基,真是周全至极!
属下先前只想著『杀或放』,竟没想到还能如此『化敌为用』。”
熊廷弼摇了摇头,说道:
“辽东残破太久了,杀,只能解一时之恨,却填不了人口的空缺,守不住千里的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