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抚边逼赃逆谋暗生(第1页)
第431章抚边逼赃,逆谋暗生
宣府。
即宣府镇,是明初设立的九边镇之一,因镇总兵驻宣化府得名,也有简称“宣镇”者。
所辖边墙东起居庸关四海治,西达今山西东北隅阳高县的西洋河,长一千零二十三里。
明属京师,属万全都指挥使司。
宣府镇歷来是兵家必爭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特別是明朝建都北京之后,宣府镇更是保卫京都,防御蒙古族南下的咽喉之地。
此地山川纠纷,地险而狭,分屯建將倍於他镇,是以气势完固號称易守,然去京师不四百里,锁钥所寄,要害可知。
因地理位置重要,有明开始,便对宣府镇多加投入。
永乐十年“敕边將自长安岭迤西迄洗马林筑石垣,深壕堑”。
到正统年间,蒙古族瓦剌部兴起,明朝边地紧张,乃增赤城等堡烟墩二十二。
正统十四年八月,土木之变明英宗被俘,宣府镇边关所遭破坏十分严重。
景泰帝即位后,明军收復了所失边关。
到了嘉靖,我宣府北大加修缮,增加了许多边垣、边墩、衝口。
嘉靖以后,隆庆和万历年间,皆对宣府镇长城进行过修復。
到了天启二年,宣府已然是一个庞然大物了。
全镇合计,边垣一千一百一十六里,边墩一千二百七十四座,衝口一百九十二处。
宣府镇兵力在永乐年间曾达15。1万,但至天启年间因辽东战事抽调与长期损耗,实际兵力已大幅缩水。
但纸面上,还有八万人,马三万两千四百匹。
此刻。
宣府城。
镇国府。
大堂
抚边钦差张鹤鸣端坐堂中主位,他看向马世龙与锦衣卫百户问道:
“我看这名册之中,宣府还有八万多人,战马三万余匹,不知可有?”
“部堂大人。”
马世龙躬身拱手,说道:
“那八万官军的数,是帐面上的;三万战马,更是掺了水分的。”
张鹤鸣眉头微皱,问道:
“此话怎讲?你且细细说来。”
锦衣卫百户李忠上前一步,从怀中掏出一本小册子,那是他暗访十余个卫所得来的实录:
“部堂大人,属下查了西路的柴沟堡、中路的万全右卫、东路的四海治,就拿柴沟堡来说,帐上写著驻军五千,实际点验时,连老带弱不足两千。
有的士兵逃去了草原,有的被將领派去种私田,还有的乾脆冻饿而死,名册上却还掛著名字,只为多领那份餉银。”
“战马呢?”
张鹤鸣的声音沉了几分。
“战马更惨。”
马世龙苦笑著摇头,语气里满是无奈。
“三万二千匹?实则连一万都凑不齐,且大多是老弱病残。
上月属下去马厩查验,见有的马瘦得肋骨根根分明,连鞍韉都驮不动。
有的马蹄裂了口子,连走路都打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