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农柴伯(第2页)
准备工作完成,便是要召集大家进行播种。
柴尧嘱各家各户将之前囤的种子都进行集中分类,统一进行松土播种。
天灾当头,也没有人会私藏。
荞麦成熟期短,故众人将种子大片撒播,而粟、黍及豆类等则由柴尧带头,寻林间土厚湿润处,或是烧过草木灰的地方小块儿挖土点播。
带上来的甘薯藤也是这个思路。
无论是播种至收成,还是建造山寨,皆非一日之功。
除去众人各家各户上山自带的,黑熊寨中众人最初的食物营养来源,便是山鸡山兔、山涧中仅剩的小鱼小虾及山上的野兔。
这座山上现成的野味。
而从开荒到建成几百人规模大的黑熊寨,并非如此简单。
就算没日没夜地干,也需要数十天。
这段日子他们便住在涧边的山洞,或是用树枝、泥土、茅草来搭建的简易窝棚。
期间自然会有很多人耐不住艰辛而主动下山回原本的村子。
留下来的人也有因居住地、食物柴火分配而发生矛盾的,却都在刘厚德一家及柴尧的安抚下平息。
柴尧与元迟卿和裴衍说起这件事时,虽是几句带过,却也足够令人体会到这期间的不易。
难怪这黑熊寨众人能如此团结齐心,都是在矛盾与冲突间不断磨合下来的。
……
黑熊寨寨门。
虽有很多事想与柴伯请教一二,但也知晓凿渠一事不容耽搁。元迟卿与裴衍一同将柴伯送回院后,便到了寨门前与众人汇合。
刘厚德及燕凌绡已将寨子中的壮丁们都集结到了寨前,等候出发。
约莫数百人,确实如他们所言,一寨子的壮汉都在这里了。
而站在他们身边的还有两位。
一位便是先前在衙门口与百姓争辩的三当家岳德彪,而另一位定是二当家郭行之了。
而郭行之身后左侧,还站着一个人,暂未听刘厚德提起。
这是元迟卿第一次见到郭行之。
清瘦,身姿挺拔,气质出众,与寨中其他人站在一起时尤为明显。
是被书卷浸润出来的风姿。
可身子骨似是较弱,面上略显苍白。手中攥着张棉布,几人还没走近那人就掩面轻咳几声。
这一咳令站在他身后的人紧张起来。
“先生可还好?”
“咳咳……无妨。”
一只简易的木簪将这人的长发随意束起,脖子上一条红绳延伸入粗棉布衣衫的领中,似是挂着什么物件。
腰间别着一柄短刀,身后背着弩箭,其上的花纹似是于寻常武器有些不同。
此时,这人正一脸担忧地望着郭行之,伸出的双手无从安放,又默默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