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0章 陛下何故造反(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今天,人间仙人李长安给了自己指示。原来,自己的道,就是重建大宋的天命。

变法,还是不变法,这从来不是一个问题。

维护统治,刮取民財,稳定大宋江山。

这事儿曹氏可以,託孤重臣可以,甚至王安石也可以,唯独二十二岁的赵,他这个天子不可以。

他最没资格,这江山就不是他的,只是碰巧落在了他手里。

“安靖天下,发展民生?”

似在发问,也是在自我思考。

天下人为什么要交税,为什么要服役,为什么要听从官府的號令,为什么要奉赵氏为主?

以前是因为太祖赵匡胤的兵力强,打败了所有国王和皇帝,將其他的地方进行了征服和收编。

后来呢,后来是因为太宗赵光义跟北方和,跟南国旧臣合作,达成了共享天下之財的暗中协约。

再后来呢,再后来是仁宗爷爷的宽仁,让大家都可以更好的活著?

这个有些疑问,西北死去的十几万人肯定不这么想,东段黄河洪泛区的人民肯定也不这么想。

自己该提出什么口號,才能让天下认同自己,交税、服役、服从!

他望向苏軾,苏軾望向李长安,李长安神情坚毅,“人民!”

“以民为本,创建一个为了人民而存在,为人民所有,被人民拥戴,受人民监督管理,旨在繁荣安定的新大宋!”

苏軾提炼精要的毛病犯了,立马接著说:“此为三。。。。。

四人商討了一个多时辰,终於敲定巡游路线。

黄河水不退,两府相公不来请,皇帝决定巡幸天下,先从京畿路开始。

王鐸为武將,苏軾为文臣,李长安为顾问,携三千捧日军,另挑选五千精壮隨扈。

下午造饭,黄昏起行,目標直指騏驥院。

派官兵持节告知两府,帝师司马光辞职,欧阳修养病,皇帝准备实践出真知,自己外出学习考察。

消息传回皇宫,两宫和两府都一片然。

“皇帝翘家啦?”

普天之下,还有比这更荒唐的事情么?

从震惊到埋怨、指责,再到惊慌,最后再互相推。

曹氏一阵恼怒,怎么离了王介甫,朝廷连个有担当的人都没有了。

下懿旨,命政事堂韩絳领衔,请司马光和欧阳修去劝諫天子,令文彦博和富弼接替帝师之责,准备接天子回朝。

不能再闹了,再闹大宋就成了笑话。

万一,曹氏想,万一要是孙子造奶奶的反,这史书到时候可怎么写啊!

下了朝议,招来弟弟曹价。

“你亲自去,问官家,何故造反?”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