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1章 191 十亿影帝那骚大船终將沉没(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193章191。十亿影帝,那骚大船终將沉没

春节档的廝杀进入白热化,可以说是每一天的票房数据,都是牵动著无数人的神经。

当《无双》在初三逆势登顶后,整个电影圈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这部犯罪悬疑片上。

质疑、惊嘆、分析各种声音不绝於耳。

然而,数据的攀升並未因此停滯。

初四,单日票房,3500万。

初五,单日票房,更是拿下3800万。

初六,儘管是工作日,但凭藉强大的口碑效应和春节假期的余温,《无双》再收3300万票房。

紧隨其后就是首周票房正式出炉。

《无双》以惊人的2。1亿,强势摘得春节档首周冠军!

这个数字像一颗炸弹,彻底引爆了业內外。

如果说首日第三还让人心存疑虑,那么这一连串的“逆跌”和最终的首周登顶,则毫无爭议地宣告了《无双》的成功模式。

那就是口碑驱动,长线发力,后劲惊人。

並且在网络的討论热度居高不下。

豆瓣评分稳中有升,达到了8。3分。

各大电影论坛、社交媒体,充满了“剧透预警”、“细节分析”、“终极真相解读”的帖子。

“二刷发现,李问讲述时『画家”抽菸的姿势和他自己最后抽菸的姿势一模一样!”

“阮文的画展海报早就出现了『无双”的英文標题『projectgutenberg”,这才是最大的剧透!”

“鑫叔那句『哥们,记住,你和世界上所有人一样,是观眾,主角没你的份儿』简直是点晴之笔啊。

也是对他和李问的双重暗示!”

“叶柯的演技分层太厉害了,前期懦弱卑微,中期挣扎贪婪,最后反转时的疯狂与冷酷,简直判若三人!不愧是拿下欧洲三大满贯影帝,牛逼!”

这种全民解谜的热情,吸引了一波又一波原本对犯罪片不感兴趣的观眾走进影院。

他们不仅仅是为了看电影,更是为了参与一场盛大的、流行文化层面的集体解密游戏,以便能在社交圈子的討论中不落下风。

院线经理们是最现实的,排片率是对一部电影最直接的投票,

《无双》的排片从首日的25%左右,一路飆升到35%以上,在部分核心城市的黄金场次,甚至超过了40%。与之相对,其他几部影片的排片则被不同程度地挤压。

中影、博纳、华宜、光线四家投资方的会议室里,连日来都是洋溢著轻鬆而兴奋的气氛。

最初的担忧早已烟消云散,其实也不算担忧,毕竟叶柯这几年来电影票房一部比一部更高,不仅仅是奖项的成就,就算是票房號召力也是国內顶级的。

而这四家公司丟弃担忧后,取而代之的是对最终票房数字的无限憧憬。

毕竟当初叶柯的力排眾议,直接定档春节,此刻成了他极具远见和魄力的明证。

內部的通讯邮件里,充满了“祝贺”、“叶导英明”、“团队给力”的字眼。

媒体风向也彻底转变。

最初的类型片冒险、直面惨烈竞爭。

如今都变成了《无双》逆袭,口碑制胜春节档。

叶柯开创犯罪片新纪元、梁家辉宝刀未老,叶柯演技封神,等一些夸上天的讚美词语一些资深影评人也纷纷发文:

“《无双》的成功在於其极致的工匠精神,无论是剧本的逻辑闭环,还是製作的细节还原,都做到了国產类型片的顶级水准。

它满足了观眾对於好故事,和精製作的双重渴望。”

『现在叶柯不仅仅是文艺片顶级的標籤,更是用一部商业巨製证明了自己全面的掌控力。他不是在迎合市场,而是在引导和提升市场审美。”

“春节档需要《无双》这样的电影,它证明了档期的包容性和观眾选择的成熟性。

热闹团圆是一种需求,脑力激盪和极致沉浸同样是刚需。”

面对如潮好评和节节攀升的票房,叶柯本人却显得异常冷静。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