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8章 跟谁备孕呢(第1页)
苏离没接。
她乘电梯下楼,刚走出电梯就看到莫行远拿着手机往里走。
抬眸间,两个人的视线交织在一起。
苏离没想到他这么快。
才陪完了安莹,就来找她了。
赶场一般。
“怎么不接电话?”莫行远问。
苏离皱眉,“这是在以什么身份问我?”
之前苏离也会这样,但是今天的态度不太一样。
“我有事找你。”莫行远认真严肃。
苏离说:“我现在没空。”
她往外走。
莫行远也转身跟在她身后,“真的有事。”
“你现在说清楚就说,说不清楚就晚。。。。。。
清明过后,春意渐浓。梧桐树抽出新芽,嫩绿如洗,在晨光中微微颤动,仿佛每一片叶子都在试探这个重新学会倾听的世界是否真的温柔了些。江临川站在窗前,手里握着一杯温热的牛奶??这是他如今每天早晨必做的事:为自己和知远准备早餐。厨房里还残留着昨夜烧焦锅底的痕迹,但他不再因此自责。他学会了接受笨拙,就像他终于学会了接受悲伤不是软弱。
知远已经背上书包,坐在餐桌前啃着三明治,额前碎发翘起一撮,像只刚睡醒的小猫。“爸爸,”他含糊不清地开口,“今天学校要交‘情绪日记本’了,我写了你。”
江临川转过身,眉梢微扬:“写我什么?”
“写你以前总在书房待到很晚,不说话,也不看我。”男孩低头掰着手里的面包屑,“但我现在知道,那时候你也很难过。就像老师说的,有些人心里下雨了,可外面还在出太阳。”
江临川喉咙一紧,轻轻走到儿子身边坐下。“那你……怪我吗?”
知远摇摇头,忽然抬头看他,眼睛亮得惊人:“你不怪妈妈不告诉你她难受,那我也不能怪你不理我。我们现在都好了,对吧?”
一句话,轻得像风拂过湖面,却在他心上砸出一圈又一圈涟漪。他伸手揉了揉孩子的头发,声音低哑:“对,我们现在都好了。”
出门时,天空飘起细雨。父子俩撑伞并肩走着,脚步默契地放慢,为的是多听几声雨打伞布的节奏。路过图书馆门口,他们看见几个志愿者正在布置新的展览预告牌??《听见?生长》,主题是“创伤之后的生命重建”。海报中央是一株从裂缝中钻出的野花,底下写着一行字:“当世界开始听你说痛,它也就开始为你留出生长的位置。”
“爸爸,我能投稿吗?”知远仰头问,“我想画一棵树,根下面埋着瓶子,树枝上挂着纸鹤。”
“当然能。”江临川微笑,“而且我会第一个去看。”
抵达学校后,他目送知远跑进教学楼,背影轻快如蝶。转身欲走时,一个熟悉的声音叫住他。
“江先生。”
他回头,看见苏念,那位曾主持“情绪日记本”项目的心理学家,正撑伞站在雨中。她穿着米色风衣,神情温和却不容回避。
“好久不见。”她说,“我来参加今天的心理健康教育推进会。顺便……想跟你谈谈林晚的原始档案移交问题。”
江临川点头,两人走入校内一间空置的会议室。雨水顺着玻璃窗蜿蜒而下,将室内光影拉成模糊的条纹。
“我们整理完了所有‘归途回路’系统数据。”苏念从文件夹中取出一份报告,“超过七万条与林晚相关的匿名倾诉被标记为高共鸣值。很多人说,她的沉默让他们想起自己母亲、妻子、姐妹??那些明明痛苦却始终笑着说‘没事’的女人。”
她顿了顿,目光直视着他:“更惊人的是,这些留言的时间分布显示,高峰期集中在每年四月十七日前后。也就是说,人们会在‘全球倾听日’前后,集中表达平时不敢说的话。”
江临川指尖轻敲桌面,嗓音沉静:“所以,她成了某种象征?”
“不止是象征。”苏念摇头,“她是触发点。你启动基金会、公开真相、建立倾听机制……这一切让压抑的情感有了出口。有人称之为‘林晚效应’??当一个人的沉默被真正看见,千万人的声音便开始苏醒。”
窗外雷声隐隐滚过,像是遥远的回应。
“你还记得最初接入‘归途回路’系统的条件吗?”她忽然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