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章 安莹和莫行远牵手了(第3页)
信写好了,折成纸鹤,放进一个玻璃瓶里。
第二天,他们来到梧桐树下,挖开泥土,将瓶子埋入根旁。江知远轻声说:“妈妈,这是我第一次给你写信。我想告诉你,我现在很开心。爸爸会听我说话,老师也夸我画画有灵气。等我长大了,我要画一本关于你的书,让大家都知道,你是一个特别特别好的妈妈。”
江临川望着树冠,低声接了一句:“而我,是一个曾经很差劲的丈夫。但现在,我在努力变好。”
风拂过枝叶,蓝光微闪,似有回应。
---
一年后的清明,同一地点。
一群小学生自发组织纪念活动,带来蜡烛、鲜花和手绘诗歌集。有个小女孩朗诵自己写的诗:
>“她说的话没人听,
>所以风替她说了;
>她哭的时候没人抱,
>所以雨替她哭了;
>现在我们都学会了听,
>因为怕下一个沉默的人,
>是我们自己。”
朗诵完毕,全场寂静。随后,掌声如潮水般涌起。
就在此时,图书馆方向传来异响。展览厅内,那台老式录音机再次自行启动,磁带缓缓转动,播放出一段全新音频??并非预录内容,而是由数百个不同年龄、性别、语言的声音交织而成的合诵:
>“我曾害怕开口,
>因为怕被否定,怕被嫌弃,怕成为负担。
>但现在我想说:
>我累了。
>我难过了。
>我需要帮助。
>我不想一个人扛。
>请看看我,听听我,抱抱我。
>我不是软弱,我只是真实。”
音频持续七分钟,结束后设备自动关机,机身温度升高至烫手,随即冷却,表面浮现一行蚀刻文字:
>“此机仅唤醒一次??当世界开始倾听之时。”
技术人员检测发现,这台HJ-89型号机器内部并无存储芯片,也不具备联网功能,其发声原理至今无法解释。唯一确定的是,它播放的内容,源自全球“情绪日记本”中被标记为“最渴望被听见”的千条留言汇编。
联合国秘书长为此发表讲话:“这不是科技奇迹,而是人性觉醒的共振。我们终于意识到,真正的文明进步,不在于建造多高的楼,发明多快的车,而在于能否容忍一个人说出‘我不快乐’而不被嘲笑。”
与此同时,江临川收到一封来自秘鲁山村的信。是一位小女孩寄来的画??画面中,穿白裙的女人站在钟楼下,手中捧着一本诗集,周围围着许多孩子,每个人嘴里都飞出一句话,化作彩色音符升上天空。背面写着:
>“老师说,你是让钟声响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