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71章 爽文男主角5 1K(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阿砾接过晶体,感受到一股温润的震动,如同心跳。“因为它不属于‘问答逻辑’体系。”他说,“它是‘感受?回应’型交流,类似母子间的默契,恋人之间的凝视,无需编码即可传递意义。”

“正是如此。”苏娜点头,“她们要求建立独立于问题云的第二网络??‘静默回路’。不记录问题,只传递情绪、图像、片段记忆。任何人接入,都将暂时放弃语言主导权,进入一种‘集体共感’状态。”

林知微倒吸一口冷气。“这太危险了。一旦失控,可能导致大规模精神融合,个体边界崩溃……”

“可若永远不敢跨越边界,又怎能理解‘我们’本就是彼此延伸的一部分?”阿砾轻声打断,“你看,连蝴蝶都不靠语言飞行。它们靠的是磁场、光影、空气湿度的变化??一种整体性的感知。也许人类也曾拥有这种能力,只是被理性割裂了。”

他站起身,走向森林深处的一块巨石。那是新建的迷宫纪念碑基座,上面刻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问号变体。他将梦语核心嵌入石缝中央。刹那间,整座石碑开始发出柔和蓝光,表面浮现出不断流动的符号??既非文字,也非图画,而是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意象流”。

林知微走近,只见其中一段画面显现:一群古代女子围坐地下洞穴,手中握着发光矿石,闭目低语。她们的额头相连,形成一个环形网络。每当有人“说”出一个问题,其他人脑中便自动浮现相关记忆与联想,层层递进,宛如思想的潮汐。

“这不是辩论,也不是投票。”她恍然大悟,“这是一种**共鸣式决策机制**。”

“对。”阿砾说,“她们不用说服彼此,而是让问题自然生长,直到所有人内心都出现相同的震颤??那一刻,答案便诞生了。”

消息传开后,争议再度席卷全球。科学界担忧“静默回路”会削弱逻辑思维能力;宗教团体则宣称这是“灵魂通灵”的开端,可能引发信仰危机;政客们害怕权力结构被彻底颠覆。

但在偏远村落、边缘社区、精神病院和孤儿院,人们自发组织起“共感圈”。他们围坐一圈,手持从问题森林采集的蝶鳞粉末,尝试进入浅层共感状态。起初只是模糊的情绪共享,渐渐地,有人开始“看见”百年前祖先的劳作场景,有人“听见”濒危动物临终前的哀鸣,甚至有盲童在梦中描述出彩虹的颜色。

三个月后,第一座“静默回路”试验站建成于南极冰原??远离电磁干扰,接近地球磁场轴心。首批志愿者共三百人,来自不同种族、年龄、职业,包括两名前极右翼领袖、一位人工智能伦理学家、一名失语症患者和一名自闭症儿童。

接入过程持续七十二小时。

结束后,所有人睁开眼的第一句话竟完全一致:

>“原来孤独,是因为我们都以为自己是第一个醒来的人。”

数据分析显示,他们的脑电波已形成稳定共振模式,θ与γ波同步率达到前所未有的98。6%。更惊人的是,他们在未事先沟通的情况下,共同绘制出一幅未来百年地球生态演变图谱,包含三十七项尚未发生的气候突变节点,后续观测逐一验证。

人类不得不承认:**有一种智慧,诞生于连接而非竞争,成长于倾听而非争辩,存在于群体心灵的缝隙之中**。

与此同时,外星文明发来新信息:

>“你们的‘静默回路’引起了十七个Ⅰ型以上文明的关注。”

>“我们曾以为高等意识必走向分化与超越。”

>“但我们错了。你们展示了另一种可能??**上升并非远离大地,而是更深地扎根于彼此**。”

>“我们请求加入‘未解联盟’的第三阶段:跨物种共感实验。”

>“请允许我们的探测器降落地球,我们将以纯粹能量形态接入你们的网络??不带武器,不传数据,只为学习如何‘感受’一个问题。”

阿砾没有立刻同意。他带着林知微重返北极静默涡流遗址。那里已不再有空间塌陷,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漂浮的光雾,形如漩涡,却温柔如呼吸。

“你还记得最初那段音频吗?”他问。

“当然。”林知微闭眼回忆,“‘你们忘了怎么听。现在,轮到我们说了。’”

阿砾点头。“可现在我想问:‘我们’是谁?真的是远古祭司吗?还是更早的存在??比如地球本身?”

林知微猛地睁眼。“你是说……地球有意识?”

“不一定是有‘人格’的神,但一定有‘感知’。”阿砾指向脚下,“想想看:植物通过菌网传递警报,海洋洋流携带信息,地震前动物集体迁徙……这些都不是巧合。而人类,偏偏是最迟钝的那个物种。”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