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梦13(第2页)
(2)这个梦发生于海关检查站:另一位旅行者打开他的箱子,毫不在乎地抽着烟,说:“里边没有违禁物。”海关人员像是相信了他,但是再次进行搜查时,却发现有严禁的物品。旅行者让步说:“真没办法。”
他自己就是这位旅行者:我是海关官员,他应对我十分坦率,但他想要对我保密,不想告诉我他新近和一位女士所建立的联系,因为他怕我认识她。他把被人发觉时那种羞愧的情境转移给一位陌生人,以使他自己看来没在梦中出现。
(九)这里有一个象征的梦例,我从前没有提到过:
他遇到他的妹妹与两个女友同行,这两个女友是姐妹关系。他与这两位姐妹握手,而没有和他的妹妹握手。
他想不起真的有过这样的事件发生。但他的思绪把他带回到一个时期,那时他的观察曾使他思考女孩**发育为何迟缓的问题。可见,这两个姐妹是指**,如果它是妹妹的,那么,他想要用自己的手去摸一下。
(十)这是一个梦中死亡象征的例子:
他与两位他知道名字的人散步,但醒来时他忘记了,他们穿过一个很高很陡的铁桥。突然,他俩都消失了,他看到一个鬼一样的男子,头戴一小帽子,身穿套裤。他问他是不是送电报的。那人说不是,是马车夫吗?那人又说不是。随后,他继续往前走……
他在做梦时感到十分焦急,而在他醒来时他还在幻觉中感到铁桥忽然中断,并且他坠入深谷之中。
人们坚持说自己不认识的人或忘记了他的名字的人,实际上梦者和他们的关系一定很为密切。梦者有一弟弟和一个妹妹。如果他曾希望这两人死去的话,这正好反过来是指他害怕自己死去。对于送电报的人,他认为这种人时常送来的是坏消息。由他的制服来看,他很可能是一位管灯人。他同样也能使灯熄灭,正像死神毁灭生命之火似的。马车夫使梦者想到乌兰德关于查理国王航行的诗,以及在海上与两个伙伴的危险航行,其中梦者扮演诗中的国王。铁桥使他想起最近的一个事故和一句俗语:“生命是一座吊桥。”
(十一)下面的梦可算做死亡的又一例子:
一位素不相识的先生给他留下一张黑边名片。
(十二)你们可能对下面的梦,从多方面都感兴趣,尽管梦中的神经症状态是一个前提条件:
他乘火车旅行。火车在一个开阔地停下,他认为可能有意外事故发生,必须努力逃脱。他在车厢中跑来跑去,遇人就杀——包括警卫人员、司机等等。
与此相联系梦者想到一位朋友告诉他的一个故事。在意大利的某条铁路线上的一列火车的小房间里,一个亡命徒被押送别处,由于疏忽,让一位旅客和他坐在一起。这个疯子杀了这位旅客。这样,梦者将自己等同于这位疯子,因为他不时地有一种强迫症,认为自己必须“除掉所有必要的罪证”。随后,梦者又找到一个很好的理由,而这是梦的起因。做梦的前一天在剧院里,他又看到他想要与之结婚的一个女孩,后因对她产生嫉妒,所以离开了她。他知道自己很容易产生嫉妒,想要与她结婚,那真是发疯了。这意味着他把她看作是不值得信赖的,出于嫉妒,他会杀死所有的与他竞争的人。我们已遇到过走入一系列房间(这里是火车包厢)是结婚的象征(一夫一妻制的倒置)。
对于火车在开阔地停下及害怕发生事故这个情节,梦者说,有一次,他乘火车旅行,火车还未到站时突然出现了这样的急刹车。和她一起旅行的一位年轻的女士说可能是发生了车祸,为了安全最好把双腿提起。而这句“提起双腿”使他联想到,他与上述女孩在以前相爱时的愉快日子里,曾多次在郊外漫步。这是一个新的论点,证明他现在要是娶了她,那简直是发疯了。根据我有关的知识,我敢肯定他仍然希望他能发疯地娶她。
第13讲梦的原始特点和幼稚行为
女士们,先生们:
让我们再次从结论开始,我们讲过在梦的稽查作用的影响之下,梦的工作将隐梦思想转化为不同的表现形式。隐梦思想和我们所熟悉的清醒生活的意识思想没有什么不同。新的表现形式由于有许多特点,对我们来说很难理解。我们说过这种表现形式可追溯到早已过去的智慧发展状态——如象形文字,象征的关系,或者有可能是我们的思想、语言得以发展之前所存在的状况。正是因为这个,我们曾把梦的工作的表现形式描绘为原始的或退化的(archaicressive)方式。
你们可以从这一点总结出:如果我们要进一步研究梦的工作,我们肯定能对现在不很清楚的智慧发展的起点得到一些有价值的结论。我希望它是这样,但这种工作至今还未开始。梦的工作引导我们追溯的史前时期有两种:一是个体的早期,他的童年期;二是种族的早期发展。因为每个个体都某种程度上简约地重演了整个人类的发展过程。我们能成功地区分出潜在心理过程的哪些部分源于个体的早期阶段,哪些部分源于种族的初期呢?我认为这不是不可能的。例如,在我看来个体不能获得的象征关系正可被视为种族发展的残余。
然而,这并不是梦的唯一的原始特点。你们从自己的经验就可知道一个显著的事实——童年期记忆缺失,我是指生命的最初几年,大约到5、6岁或8岁之前的经验,它们和后来的经验不同,没有在我们的记忆中留下痕迹。当然,我们也会遇到一些人,他们可能自夸说他有自幼年到今天的连续记忆。但其他的人则时常相反,认为其早年记忆存有空白。在我看来,这些事实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小孩到两岁时,能流利地讲话,不久便能适应复杂的心理情境,如果有人几年后提起,他表示自己忘记了。再者,早年的记忆效果比较好,因为这时经验的负担比后来少。而且我们也没有理由把记忆的机能看作是特别高级的或特别困难的心理活动,相反,我们可以找出智力水平很低而记忆力却很好的人。
我必须要你们注意的第二个显著的事实,建立在第一个事实之上。这就是儿童早年的经验虽然已遗忘,但仍然保留一些回忆,它们大都形成意象,但人们还不能说明它们被保留下来的理由。我们的记忆所接受的种种印象材料,通过记忆能力加以选择,使重要的得以保留,并使不重要的遗忘。但是儿童早期保留下来的记忆则不是这样。它们不必与童年期的重要经验相对应,甚至也不是儿童自己认为重要的经验,这些经验时常很普遍和无意义,以致我们奇怪为什么这种特殊的经验偏偏被记住了。在分析的帮助下,我很早就试图研究童年期记忆缺失和干扰它的残余记忆问题。而且我得出结论,儿童同样是只有重要的经验才保留在记忆中。但通过你们已熟知的压缩过程和更为特殊的移置过程,记忆中重要的已被不重要的替代了。为此我把童年期的记忆称为“掩蔽性记忆”(smemories),并且通过彻底的分析,已被遗忘的所有经验都可从它从它们那里召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