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79章 没病没伤也无中毒迹象(第4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原来,有些话不必说出口,也能穿越半个世纪,抵达该到的人手中。

第二天,林小禾请来当地工匠,在书院后山立起一座无名碑。碑面不刻文字,只浮雕一棵海棠树,枝叶繁茂,根系深入岩缝。碑底设一铜匣,存放所有未展出的原始资料副本,封存百年。

动工当日,周明远带着摄影团队前来记录。他蹲在坑边,看着铜匣入土,忽然说:“你知道吗?我拍纪录片这么多年,第一次觉得,镜头不只是记录历史,还能参与改变它。”

林小禾站在碑旁,轻声道:“我们每个人都在改写历史。不是靠抹去过去,而是靠说出真相。”

一个月后,“家史工作坊”成果汇编成册,命名为《言种》。书中收录三百七十二个家庭的故事,涵盖饥饿、流放、冤狱、隐婚、逃荒、失学……每一篇结尾,都有孩子写下的一句话:

>“我现在知道了你是谁。”

>

>“谢谢你告诉我。”

>

>“我会讲给我的孩子听。”

教育部特派专员前来考察,临走留下一句话:“这些内容,迟早要进教材。”

林小禾没有回应。她知道,真正的教育不在课本里,而在敢于开口的瞬间。

秋尽冬来,第一场雪落下时,林小禾收到一封来自内蒙古的信。那位曾装疯逃过批斗的奶奶写道:

>“孙女把我的故事做成短视频,发在网上。没想到,有个叔叔留言说,他爸爸当年是工作组成员,看到视频后哭了,说对不起。他还寄来一张老照片,是我父亲生前最后一张合影。”

>

>“原来,伤疤也能长出花来。”

她将信贴在办公室墙上,与沈云卿的残页并列。

某夜加班至凌晨,她忽觉有人推门。回头,见陈砚端着一碗热粥进来。

“你还记得吗?”他放下碗,轻声问,“最初你说要做这个项目时,我说你天真。”

“记得。”

“现在呢?”

她望向窗外,雪光映照下,海棠树影婆娑如舞。“我还是天真。可我发现,天真的人多了,就能逼这个世界认真一点。”

他笑了,握住她的手:“那我们一起天真下去。”

年后春回,海棠复绽。新一批志愿者报名开启,人数突破万人。许多青年自发组织“返乡寻声行动”,奔赴偏远山村,采集濒临消逝的记忆。

林小禾站在书院门前,看年轻人们背着设备出发,像一粒粒种子撒向大地。

苏晓走来,递给她一份名单:“下一站,东北。有人联系说,他父亲藏了一箱知青联名血书,准备在临终前交出来。”

林小禾接过,指尖抚过那一串陌生的名字。

她知道,这条路没有尽头。

但她也知道,只要还有一个人愿意说,还有一个人愿意听,春色就不会退去。

海棠年年开,归来岁岁新。

她转身走进学堂,提笔写下新的计划书,标题只有四个字:

**继续说话**。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