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没病没伤也无中毒迹象(第1页)
闺女的哭声叫姜心棠差点镇定不了,跟着崩溃大哭。
可她不能大哭,也顾不得闺女,只继续握着萧迟的手哈气、揉搓萧迟的脸,就怕自己不这样做,萧迟的身体就会变凉。
“父亲不会有事的!”姜律声音微颤,这话是在安慰母亲和妹妹,但更像是在安慰自己。
小萧翼则转身就往外跑。
薛神医拎着药箱正跟着婢女急步从他院里出来,一道小身影就卷到他面前,拖着他转身就往主院跑。
薛神医老胳膊老腿的,急喝:“慢点!慢点!慢点!”
他老腿。。。。。。
林小禾回到书院的那天,天色阴沉,细雨如丝。海棠花瓣被雨水打落,铺满青石台阶,像一层薄薄的红雪。她站在“归来”灯笼下,仰头望着那两个字在湿气中微微晃动,仿佛有谁在轻轻呼唤她的名字。
她没有回房换衣,径直走向档案馆。苏晓正伏案整理云南与青海两地寄来的资料,听见脚步声抬头,见她浑身湿透,惊得站起身:“你怎么不打伞?”
“忘了。”林小禾笑了笑,从背包里取出陶罐和油纸包好的账册,“但东西都好好带着。”
苏晓接过,指尖触到那层油纸时顿了顿。“这下面……是人命。”她轻声道。
“是。”林小禾点头,“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活过、痛过、挣扎过的人。”
她们沉默片刻,窗外雨声渐密。档案馆内灯光昏黄,映着一排排木架上整齐排列的牛皮纸袋,每个袋子上都写着捐赠者的名字与年份。有些名字已用红线划去??那是讲述者离世后,由家人代为寄来最后遗物的标记。
“沈老师的事……我听说了。”苏晓低声说。
林小禾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目光平静如水。“她走得很安详。她说,终于可以告诉他们了??她没有忘记。”
“我们该怎么做?”苏晓问,“这些材料……不能再藏下去了。”
“不能藏。”林小禾走到墙边,掀开遮布,露出一面尚未完工的展板。上面贴着几张泛黄的照片:杨素芬哥哥埋骨的槐树、张德海老屋炕洞中的账册、甘肃孩子围坐讲述往事的录音现场、广西村小教室里挂着的“家史工作坊”横幅。中间留白处,写着四个大字:**未竟之声**。
“下一期展览,主题就叫‘未竟’。”她说,“不是未完成,而是未熄灭。有些人死了,话没说完;有些人活着,却把话说了一半。我们要做的,是替他们把下半句补上。”
苏晓看着那块展板,忽然想起什么:“陈砚那边……最近还好吗?”
林小禾手指微颤。她没回答,只是转身从包里取出一封信??是陈砚前日寄来的,信封边缘有焦痕,像是从火中抢出。
>小禾:
>
>我父亲来了书院。
>
>他站在“未寄之声”展区前,看了整整三个小时。最后在我母亲年轻时的照片前跪了下来,额头抵着玻璃框,一声没哭,可肩膀抖得像风里的枯枝。
>
>他说,那个女孩曾答应等他五年。结果第五年冬天,她跳了井。村里说是病死,可他知道,她是不想再等一个不敢回来的人。
>
>昨夜他告诉我一件事:当年学校让他写检讨时,有一位女同学偷偷塞给他一张纸条,上面只写了一句诗:“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
>他一直留着,夹在课本里,后来搬家丢了。可昨晚他突然想起来,那姑娘姓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