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章 导演系课程小感想(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这一方面可以直接刺激到观眾的视觉感官,很容易给观眾一种,这片质感真不错的印象。

所以往往他们不怎么对剧本有太多的修改意见,或者说,尊重编剧。

这要是碰到几个好剧本,按照编剧的思想照著拍下去。

那就起飞。

比如早期的张一谋。

但科班出身的导演就不一样了。

毕竟上课学的就是全局把控,也更注重敘事结构。

想法多,喜欢对剧本指手画脚。

但不是谁都是黑泽明、库布里克这些人,改剧本可以在保留原有的核心后,还能进一步升华。

大多数是改完了,开拍。

誒?

剧情咋崩了?

那就寄,然后被群嘲。

比如《霸王別姬》后的凯子哥。

至於什么所谓非科班比科班毕业更容易成大导的。

那是另外一个概念。

电影怎么说,也是和艺术掛鉤的行业,还是吃天赋的。

天赋这玩意儿,懂的都懂,最tm不讲道理了。

说回林也这一届。

本来教得就杂,再赶上今年导演系教学改。葛,一帮老师们也在摸索新的教学方式。

导致这一周课上下来。

不少人觉得好像学了很多,但是细想一下,又好像啥都没学。

不过这种教学方式倒是挺適合林也。

也不是因为林也是什么导演鬼才。

毕竟前面也说了,林也除了顏值外,其他就是个中人之姿。

但谁让他还有个系统呢。

这一周时间下来,虽然同样听得迷迷糊糊。

但他的剧本创作、摄影、剪辑三项能力却实实在在的提高了十来点。

然后这三项能力数值提高后,又会用一种润物无声的方式,帮助林也理解著老师们上课所讲的那些知识。

照这个趋势下去,说不定一个学期结束,他这三项能力就可以衝到熟练大圆满之境。

当然,除了技能熟练度增加外。

林也和左晓清的关係也在突飞猛进中。

老实说,林也一开始还以为左晓清起码装模作样地晾自己那么两三天。

但也不知道是不是林也以想学习表演为由的藉口太过合適,还是左晓清这位大四师姐真的有点急了。

三人聚餐后的第二天下午,左晓清就通过韦纬这个中间人,约了自己去了学校小树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