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少女的烦恼(第2页)
他属於喝了白酒不罢休的那种,在方冬升的老家,这类人被称为酒蒙子。
所以,在外面喝酒时,不到万不得已方冬升不让他喝白酒。
啤酒刚刚好,既解渴还能尝到酒味,懵逼不上头。
“行,你好好跟著淦哥学习,等羊城这边的事儿了,咱哥仨去京城搞个大动作。”
方冬升点头,早期的影视行业的从业人员大多都是野路子出身。
尤其是国內那些知名导演、摄像、武指,没几个是科班出身。
毕竟那么庞大的產业,需求量摆在那儿,现在正儿八经的科班学院才几所?
入这行最快速的方法就是有人带,带技术,带人脉。
张淦仁珠影厂老法师,以前跟著剧组走南闯北正儿八经拍电影的。
他愿意带郭雷,这就已经是天降馅饼。
至於人脉……方冬升会去建立。
“大动作,你要拍电影?”
张淦仁放下筷子,疑惑的看著他。
“算不上电影,还在筹划中,到时候我再联繫你。”
方冬升笑了笑,这个节骨眼拍电影,还是太麻烦。
光有钱还不行,你得有標。
民营企业或者私人想拍摄电影,必须通过合作或购买厂標的方式获得合法身份。
最后渐渐的就演变成,部分省级製片厂因缺乏製作能力,將“卖厂標”作为主要收入来源
国產电影想要获得高票房,至少在2002年……往后再倒腾几年,2006年以前不现实。
除非你圈內有人,身后有钱。
比如韩山平、冯裤子、华艺兄弟的铁三角组合。
或者像於胖子带著媳妇和韩山平的提携,用著港资的资源掺和进来。
“行,需要我帮忙的地方,你说一声。”
张淦仁夹了一颗生米笑呵呵的说道。
……
“这个镜头不要,表情不好,这个也是,换。”
“动作太僵硬了,嗯,保留这个特写镜头,再增加一些特效……”
机房里,方冬升正在指导剪辑师傅工作。
事实说明,並不是所有剪辑师都像张淦仁那样能够准確理解方冬升的需求。
眼前这俩师傅也不能说他们技术不行,但就是在剪辑思路方面理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