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火烧白帝城(第6页)
蜀王的两艘巨船,之间用三条铁锁连接,把江面全部覆盖。现在正以不可抵挡的势头,接近楚王的上百艘战船。
三条火龙在蜀王巨船的牵引下,拉枯摧朽一般,把江面上的楚军战船依次烧毁。而楚军的战船,虽然数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但是个体与蜀军巨大战船相距太远,不能有任何的抗衡。
两艘巨船拉扯三条燃烧的火龙铁链,无情吞噬着楚王的战船,火焰覆盖了整个江面。楚军的求救和呼喊声此起彼伏,连绵不绝。身上燃起熊熊烈火的楚军士兵,即便是跳入江水,火焰仍旧不会熄灭。
剩下的几十艘战船,慌忙掉转船头,准备向夔门方向逃窜。但是已经晚了。蜀军北侧的巨船突然放下了船锚,牢牢地停止在江面。而南侧的巨船在红龙铁链的牵引下,随着惯性,速度加快了数倍,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摆锤,以扇形的行动轨迹,用远超过楚军战船逃逸的速度,将他们全部扫**。只有不到十艘楚军战船,侥幸逃过了这个劫难,仓皇漂进夔门之中。由于慌乱,又有五艘战船撞在了夔门江岸的坚硬山崖上,如同瓷器一样破碎。
楚军最大的优势,上百艘战船,几乎全军覆没。
从两艘巨船下水,到楚军战船全部被烧毁,这个过程只用了半天时间。直到夜间,江面之上,还燃烧着熊熊的火焰。
但是让站在白帝城上的干奢和徐无鬼最震惊之处,还不是巨船铁锁横江的凶猛和霸道。
徐无鬼已经呆住了,他望着西方蜀军,嘴里一直喃喃地念着:“姑射山的卧龙,姑射山的卧龙……”
而干奢拿出了平时从来秘不示人的《太公兵法》,时而不断地翻找,时而看向江面,然后用手捧住脑袋,不停地计算。
最后,干奢阖上陈旸赠送给他的《太公兵法》,抬起头来,刚好与徐无鬼的眼神对视。
“分毫不差。”
“分毫不差。”
干护和蒯茧不明白干奢和徐无鬼在印证什么,他们只是认为两个少年被这种气势磅礴的水战,千百人的死难吓到。
而牛寺却紧盯着北岸的巨船,轻轻地说:“蜀军江北巨船落锚的地方,这个位置,需要绝对精准的算术。如果早了,南边巨船横扫的范围不够;如果晚了,楚军的战船就有充分的时间逃离。”
蒯茧仔细观察,透过火光冲天的江面战场,终于看明白了北方巨船落锚的位置,这个位置就在白帝城下长江河道流向弯曲的夹角处,巨船在这里落锚,用铁链带动南方巨船飞速横扫的江面是最为开阔的地段。
江滩上的楚军没有了立足的余地,只能慢慢地后退,而后退的方向,正是白帝城。楚王虽然遭受了重创,但仍旧保持着镇定,退兵的顺序张弛有度。在这种形势下,他选择了唯一正确的对策,就是占据白帝城,居高临下,与蜀军再战。
“我们要走了。”徐无鬼说,“楚王不会再给我们任何的情面。”
“可是我们往哪里走?”干奢绝望地说,“江面上已经没有船只可让我们离开了。”
“我们只要把白帝城让出来,在目前情势下,楚王不会阻拦我们。”徐无鬼说,“他不会把兵力用来与我们交战。”
“我们去哪里?”牛寺焦急地说,“蜀军更不会放过我们。”
“有个地方,”徐无鬼沉着地回答,“白帝城北边三十里的八阵图,有一条地下古道。只要楚王放我们下山,我们就能脱离此地。”
“蜀王的目标是楚王。”干奢下定决心,“沙亭军和南蛮军立即把所有的兵器扔在城池之下,留给楚王,我们下山。”
楚王的军队后退到了白帝城城池下,在干奢的命令下,沙亭军摆列队伍从城池中走出,将手中的武器放在城墙脚。
走在沙亭军前列的干奢和徐无鬼,迎面遇到领军后撤的楚王。
干奢走到楚王身前,深鞠一躬。“我将城池和兵器交给殿下,望殿下能够守住城池,平安回到楚地。”
楚王看了一眼干奢,面无表情,“后会有期。”四个随从扛着王舆走向城池,楚王的军队依次跟随。
干奢对着楚王的背影说道:“后会有期。”
沙亭军与楚军擦肩而过,走到白帝城山下。沙亭军无法从水路顺江东下,更无可能回头西归,只能转向北方小路,在徐无鬼的带领下,走向他口中所说的唯一生路八阵图。
蜀军行进的速度,远比干奢和徐无鬼想象得要快。在通往北方八阵图的小路必经的山谷里,一个巨大的木车把道路隔绝。
有一支数百人的蜀军侧翼军队,守护着木车。
沙亭军现在没有了武器,在蜀军面前几乎是任人宰割。各色皮肤和不同样貌组成的劣民队伍,停顿在木车下。
蜀军治军严整,没有士兵主动过来询问,而是摆布好阵型,严阵以待。
干奢和徐无鬼一时也无计可施。这时候,木车内发出了牛筋绷紧的声音,接着木头碰撞的声音也传递出来。
沙亭军所有人都看向木车。只见木车后方伸出一只七八丈长的木臂,木臂的尽头是一个黑漆漆的圆球,直径足有一丈。虽然不知道是什么物事,但是徐无鬼闻到了一股浓烈的硫磺和硝石的味道。
徐无鬼看看干奢,“蜀军里的姑射山卧龙应该就在这里了。我们能不能通过,就看他们姑射山跟我们中曲山之间的交情还在不在。”
徐无鬼说完,就从沙亭军中走出,走向木车。木车之下的蜀军举起长矛,阻拦徐无鬼前行。
徐无鬼大声说:“我要见卧龙先生。”
没有蜀军回答,也没有蜀军驱赶。回应徐无鬼的只有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