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飞星掠日(第1页)
第4章飞星掠日
《景策》所记载太子姬缶遇刺一事,比沙亭龙井干涸,更加离奇诡异。
大景至阳六年四月廿八日。
太子姬缶告别父亲齐王姬冲,从封国齐国都城临淄出发,五月十四进入赵国都城邯郸。五月十五夜,在邯郸内城遇刺。
负责护卫太子的虎贲军禁军首领中郎将蒋宠,率领八百护军,一路守护。但是就在八百护军重重禁卫的邯郸内城,赵国旧宫内,太子仍旧被人刺杀。
五月廿三日,太子灵柩被护送至都城洛阳。中郎将蒋宠、赵国相令狐绾也被同时绑缚洛阳问罪。而赵王姬瞬,已经在五月十七日服毒自尽。
洛阳大景皇宫,太傅张胡现在十分愤怒。
太子姬缶在邯郸内城被刺杀,遗体已经送到了皇宫南殿,可是皇帝仍旧不肯临朝。
大司马郑茅告诉张胡,“陛下的鹿矫已经炼制了四十七日,”郑茅语气缓慢,“还有两日金丹即告炼成,在此之前,任何人不能进入丹室。”
“太子遇刺,事关国本。”张胡气愤异常。炼丹修仙,本来就是虚无缥缈的术士胡言乱语,可是偏偏当朝的陛下,笃信妖术,任由郑贵妃和她的兄弟郑茅把持国政。现在太子遇刺身亡,皇帝竟仍然不肯临朝。
廷尉周授正在讯问护送太子的中郎将蒋宠和赵国相令狐绾,但是摸不到任何头绪。蒋宠坚称他在五月十五日当夜,守护邯郸内城,并没有让任何人进出。只是到了早上辰时,才发现太子姬缶已薨。
而赵国相令狐绾所说,又与蒋宠不同。令狐绾率领邯郸的赵国护军,负责警戒邯郸外城,在当晚丑时时分,看见一驾黑色马车从内城驶出,在外城道路一路奔驰,直奔邯郸城北门。令狐绾命令兵士阻拦马车,马车又从北门奔驰到南门即朱雀门,在追赶中,守护军士都没有看清马车上是否有人。最后黑色马车竟然从朱雀门旁的城墙中一穿而过,在护城河上如履平地,驰出邯郸,一路向南。令狐绾护军追赶不及。
而蒋宠在内城,虽然听到外城追赶马车,邯郸城一片骚乱,也不敢轻举妄动。到了辰时,才发觉太子已然遇刺。
蒋宠和令狐绾两人的供词,一个毫无线索,一个荒诞不经。
满朝文武都面面相觑。张胡和郑茅也无法定夺,只好先遣散百官,将蒋宠和令狐绾暂且收监。张胡与郑茅、郑贵妃在空****的南殿,对着太子的棺柩,一时间都没有话可说。
郑茅突然长吁一口气,对张胡说:“太傅,太子死得蹊跷。”
张胡心头一凛,看向太子的棺木,“刑官怎么说?”
“太子殿下千金贵体,如何能让刑官触碰。”郑茅说,“是我亲自查验。”
“殿下的死因?”张胡再次看向棺木。
“太傅相不相信世间有鬼神一说?”即便是在空****的大殿里,郑茅还是看了看四周,凑到张胡的身前。
张胡摇头,他向来对巫鬼谶言、求仙炼丹的说法不屑一顾。前泰朝就是笃信巫鬼,信任一个叫篯铿的骗子,才导致了帝国灭亡。据说篯铿从泰武帝时起就登堂入殿,直到泰殆帝灭嗣,一直都是泰朝国师,连绵一百五十年,世上哪有能活到两百岁的人!至于篯铿呼风唤雨、诏令阴间鬼魂的传闻,更是荒谬绝伦,不值一提。如果篯铿真的有此等法术,泰朝又怎么会被景高祖皇帝覆灭?
世间都说是景高祖手下的天师张道陵击败了篯铿,可是张道陵只是景高祖皇帝的一名谋士而已。这些虚幻的传说,用来迷惑一般百姓,维护帝国统治庶几有效,可是在张胡面前,都十分荒诞可笑。就拿现成的事例,人人都说天师张道陵是景高祖的大法师,然而如今天师道在江南,鼓动民众不断聚众造反,被朝廷军队征伐后,躲避到东海岛屿之上,一直没有被翦灭,稍有间隙,就登岸肆掠。去年还杀了扬州的郡守。
可是现在把持朝政的大司马郑茅,竟然问张胡,这世上有没有鬼神之事。
“那烦请太傅看看,这个是什么?”郑茅慢慢地把太子的棺材推开。
张胡走到棺材之前,只草草地看了一眼便转头避开,棺材内太子的尸体僵硬,太子嘴巴张开,牙齿漆黑显露在外,头发和衣服上都有冰霜。
“护送太子的遗体,用官冰保存,也属平常。”张胡不明白郑茅为什么要让他看这个。
“太傅可能已经忘了。”郑茅说,“今年三月,各地的官府都上报过同一件事情。”
张胡顿时想起来,在三月的时候,各地郡守冰政都上报过一桩蹊跷的事件,就是各地的冰窖存冰都在地下融化,因此无法进贡当地鲜食。也就是说,赵国也一样,并没有官冰来保存太子的遗体到洛阳。而现在正是酷暑,太子的遗体上却有冰霜。
郑茅用银匙在太子的耳孔内掏了一下,太子的耳廓已经缩成了一团。郑茅取出银匙,递到张胡的眼前。张胡明明白白地看到银匙上有一颗冰粒。
“太子是被冻死的?”张胡惊愕地看向遗体。太子的嘴巴微张,是一副笑容;再仔细观察,太子上身的衣服已经被扯烂。
“廷尉周授告诉我,冻死的人,在死前会感觉燥热难耐,”郑茅向张胡解释,“因此十有八九会将衣物扯烂。而且牙齿也会变成黑色。”
张胡身上一阵冰冷,现在是五月酷暑,燥热不堪。可是太子竟然是被冻死的。
郑茅冷眼看了看张胡,将手指伸进太子遗体口中,然后慢慢地捏了一块白色的冰块出来。南殿内顿时一阵冰冷的阴风刮过。
“这是太子死前,身上的寒气聚集在喉咙中聚成。”郑茅眼睛盯着张胡,“五月天气,太子冻死在邯郸内城,又有一辆穿过城墙,在水面上行走的马车出现。太傅还不相信,天下有刺客,身负妖术,杀了太子吗?”
张胡即便内心不愿相信,可是这诡异的情形,也无法解释。只好问郑茅:“为什么刺客要用这种方式刺杀太子?”
“太傅可以再想想。”郑茅提示张胡,“是什么样的人,不能用兵器斩杀太子?是什么样的人,能够寻遍天下,招揽这种妖人刺杀太子?”
“这是诛杀天子血脉的方法,”张胡身体僵硬,“天子之血不得淌于地下。刺客是受皇族指使。”
郑茅摊开双手,“如太傅愿,等陛下炼成鹿矫后,由陛下定夺。现在只能继续等待了。”
张胡镇定心神,说:“老臣懂大司马的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