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感激涕零(第1页)
长安城外,大营连绵。“喝!”“哈!”校场之上,数千名关中兵卒正赤着上身,在初夏的阳光下挥汗如雨。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吼声如雷,长矛刺出,带着一股沉凝的杀气。高台之上,徐荣身披甲胄,手按剑柄,面容冷峻地注视着下方的操练。他本是董卓麾下部将,兵败之后,归降于大将军刘景。原以为自己这辈子,最多也就是个安安稳稳的定安将军,镇守一方,了此残生。可刘景却委以重任,命他统领五万关中兵马,与司隶校尉沮授共镇长安。这份信任,让他不敢有丝毫懈怠。这支军队,底子是董卓的西凉旧部,兵油子众多,桀骜不驯。但在徐荣近一年的严苛整训下,已然脱胎换骨,军容军纪,焕然一新。他用兵沉稳,治军严明,这是他与生俱来的本事。就在徐荣审视着队列,准备挑出几个动作不到位的队率加以惩戒时。“报——!”一名背插令旗的传令兵,骑着快马,如同一道旋风,从大营门口直冲而来。沿途的士卒纷纷避让。骑士在校场边缘猛地勒住战马,战马人立而起,发出一声长嘶。那骑士翻身下马,动作利落,快步冲上高台,单膝跪地。“启禀将军!洛阳八百里加急!”徐荣眉头一挑,心中微动。洛阳来的?还是八百里加急?莫非是……他心中刚升起一个念头,就见那名传令兵从背后解下一个被黄绢包裹的木盒,高高举过头顶。“大将军有令!”传令兵的声音高亢而清晰,传遍了整个校场。正在操练的数千士卒,动作齐齐一顿,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到了高台之上。徐荣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甲,快步走下高台。他来到传令兵面前,神情肃穆地单膝跪下。“末将徐荣,听令!”传令兵打开木盒,从中取出一卷帛书,以及一方沉甸甸的帅印,朗声宣读。“大将军令:兹有国贼韩遂,背信弃义,祸乱西凉,实乃朝廷心腹之患。”“特命定安将军徐荣,为西征主帅,总领十五万大军,节制诸将,即刻西征,讨伐韩遂!”“三军将士,务必勠力同心,克竟全功!”“轰!”徐荣的脑子,嗡的一下。西征主帅?总领十五万大军?节制诸将?这……这怎么可能?他一个降将,一个曾经的董卓逆贼降将,何德何能,竟被委以如此重任?十五万大军!这几乎是刘景麾下除了徐州战争之外,最大规模的一次军事调动!主帅,竟然不是张飞、吕布那样的嫡系心腹,而是他徐荣?他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他猛地抬起头,死死地盯着那名传令兵,还有他手中那方象征着无上权力的帅印。帅印是纯铜打造,上面盘踞着一头怒吼的猛虎,威风凛凛。这是真的!一切都是真的!那传令兵宣读完毕,小心翼翼地将帅印与将令一同呈上。“徐帅,请接印!”一声“徐帅”,如同惊雷,将徐荣从震惊中彻底唤醒。他看着那方帅印,眼眶瞬间就红了。他想起了自己兵败被俘时的狼狈,想起了刘景不计前嫌,收纳他的场景。他想起了刘景对他说的话:“徐将军用兵,沉稳老练,天下名将,当有你一席之地。”知遇之恩!这才是真正的知遇之恩!大将军他……他真的信我!他不仅信我,还要用我,用我这个降将,去统帅他的嫡系精锐,去打一场决定西凉归属的国战!这是何等的胸襟!何等的气魄!徐荣的身体剧烈地颤抖起来,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因为一种难以言喻的激动。他没有去接那方帅印。而是猛地转身,朝着东方洛阳的方向,重重地拜了下去。“咚!”头盔与坚硬的土地碰撞,发出一声闷响。“主公知遇之恩,如天之高,如海之深!”他的声音已经哽咽,带着浓重的哭腔。“荣,万死不辞!”“咚!”“咚!”他一连磕了三个响头,额头已然见血,但他毫不在意。这一刻,他心中所有的疑虑、不安,所有的彷徨,都烟消云散。剩下的,只有几个字。士为知己者死!校场上的数千关中士卒,鸦雀无声。他们呆呆地看着自己的主将,看着这位曾经和他们一样,都属于逆贼董卓麾下的将军。如今,却被大将军刘景拜为十五万大军的主帅。一股热流,在每一个关中士卒的心中涌动。大将军,连徐荣将军这样的降将都能委以重任。那我们呢?只要我们肯用命,一样有出头之日!人心,在这一刻,彻底归附。,!许久,徐荣才缓缓起身。他郑重地从传令兵手中接过帅印和将令,那沉甸甸的重量,让他感到了一股前所未有的责任。“传我将令!全军整备,三日后,开拔!”“诺!”就在此时,一个温和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恭喜荣兄,荣登帅位。”徐荣转头看去,只见司隶校尉沮授,正带着几名掾吏,含笑走来。“公与先生。”徐荣连忙迎了上去,拱手道:“荣一介降将,蒙主公不弃,委以重任,心中实为惶恐。”沮授笑着摆了摆手。“文远兄不必自谦,主公用人,唯才是举。此战,非你莫属。”说着,他将手中一卷厚厚的帛书递了过去。“这是我连夜草拟的后勤调度总纲,文远兄请过目。”徐荣疑惑地接过,展开一看,瞬间倒吸一口凉气。上面密密麻麻,全是蝇头小楷。“粮草:河东郡调集粟米三十万石,麦三十万石,已于昨日启运,由四轮运输车队分三批,预计十日内全部抵达长安。”“军械:常山兵工厂,调拨神臂弩五千张,箭矢五十万支,锁鳞甲一万套,环首刀两万柄,第一批已在途中。”“药材:常山医药基地,调拨金疮药五千份,止血散一万份,防疫汤剂三万份,由华神医弟子亲自押运。”“马料:并州调集苜蓿草料二十万担,黑豆十万石……”一条条,一款款,清晰无比。从粮草到军械,从药材到马料,甚至连军中所需的盐、布、酒,都标注得清清楚楚。运输的路线、负责的官员、预计抵达的时间,精确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这哪里是什么草拟的计划?这分明是已经开始执行的雷霆之举!沮授指着远处官道上,那如同长龙般络绎不绝的车队,平静地说道。“整个司隶、并州、冀州,都已经动了起来。”“十五万大军所需的一切,都会在你们抵达前线之前,源源不断地送上。”“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打赢。”看着沮授那从容不迫的神情,看着远处那彰显着恐怖国力的后勤车队,徐荣只觉得一股豪气直冲胸臆。他紧紧攥着手中的帛书,对着沮授,深深一揖。“公与先生之能,堪比萧何!有先生坐镇后方,荣,无忧矣!”沮授扶起他,神色也变得严肃起来。“荣兄,我听闻,你对此次出征,尚有忧虑?”徐荣一怔,随即苦笑。他知道,自己那点心思,瞒不过这位智者。他沉默片刻,叹了口气,轻声说道。“我真的能统帅主公这十五万的大军吗?”这句话,是他内心最深处的写照。他怕,怕辜负了刘景的信任。沮授看着他。他指了指天,指了指地,又指了指身后那无数奔忙的身影。“你有主公的信任,有主公派遣军师的奇谋,有我关中十万户百姓为后盾。”“你脚下踩的,是通天大道!”“你要做的,只是大步向前!”一番话,说得徐荣热血沸腾。是啊!我还有什么可担心的?此时,一名掾吏匆匆上前,对沮授耳语几句。沮授点了点头,对那掾吏吩咐道。“去,将大将军特意为徐将军备下的那批葡萄酒送来。”他转头对徐荣笑道:“主公说了,西凉苦寒,出征前,让你先尝尝家乡的味道。”徐荣眼眶又是一热。他知道,沮授已经帮他稳住了后方,更稳住了他的心。“公与先生,韩遂此人,狡诈多端,我担心他会狗急跳墙,勾结羌人。”沮授闻言,眼中闪过一抹冷意。“他会的。”“但那又如何?”“主公的目光,早已越过了西凉。这一战,不仅要平定韩遂。”“更要让那些桀骜不驯的羌胡部落,知道什么叫天威!”徐荣重重点头,心中的最后一丝疑虑也已打消。是夜。帅帐之内,灯火通明。那方猛虎帅印,被徐荣恭恭敬敬地摆放在帅案的正中央。他独自一人,在案前枯坐良久。:()三国:耕耘一次,就能获取一百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