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中山风云刘景赴援定乾坤(第1页)
中山国,卢奴县。黑云压城城欲摧。太守府内,气氛凝重得能滴出水来。年过五旬的中山太守王济,一张脸蜡黄,两鬓的白发在短短数日内又添了许多。他本是一介文官,靠着资历熬到了太守之位,何曾见过这等阵仗。“八万!整整八万啊!”王济的声音都在发颤,手中那份军报被他捏得变了形。“张牛角、褚燕之流,合兵一处,号称黑山军,兵锋直指我中山!”“城中守军不过三千,各县兵力加起来也不到两千,如何抵挡?如何抵挡!”堂下,中山郡的官吏、豪族代表们个个面如死灰。一些人甚至已经开始盘算着卷了家产南逃的路。绝望,如同瘟疫,在整座城池的上空蔓延。“府君,要不……我们弃城吧?”一个郡丞小声提议,话音未落,就被王济狠狠瞪了回去。“弃城?弃了卢奴,我们能逃到哪里去?整个冀州北部都将沦为人间炼狱!”王济嘴上硬气,心中却早已凉了半截。他知道,守是死,逃也是死。就在这令人窒息的绝望中,一名亲兵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脸上带着难以置信的狂喜。“府君!府君!援军!援军到了!”“援军?”王济猛地站起,眼中迸发出一线生机。“哪来的援军?!”“是常山太守!是那位平定了褚燕三万黄巾的刘景,刘府君!”“他亲率大军,已至城外!”整个太守府瞬间炸开了锅!刘景!这个名字,如今在冀州北部,简直就是战神的代名词!王济激动得浑身颤抖,几乎是踉跄着冲出府门,奔上城楼。当他看到城外那支军队时,整个人都呆住了。一万两千人的大军,军容严整,队列如刀切斧砍般整齐。最前方,数百名身披重甲的陷阵营将士,手持大盾,如同一堵移动的钢铁城墙,散发着冰冷而骇人的杀气。他们身后,上千名神臂弩手肩扛着造型奇特的大弩,目光锐利如鹰。而在军阵两翼,关羽、张飞、赵云三员小将,各领骑兵,威风凛凛,那股冲天的煞气,让城头上的中山守军看得两腿发软。更让王济眼珠子都快瞪出来的是,在军阵的后方,是连绵不绝的粮车,粗略一数,怕不是有三十万石之巨!还有无数的兵器、箭簇,以及……五架巨大无比,散发着金属寒光的战争机器!“那……那是什么?”王济指着那五架巨弩,声音发颤。一名识货的老兵倒吸一口凉气,喃喃道:“床弩!是床弩!有此神器,何愁城池不固!”希望!前所未有的希望,如同黎明的曙光,瞬间刺破了笼罩在中山上空的绝望乌云。“快!快开城门!”王济激动得老脸通红,亲自带着所有官吏,一路小跑着冲下城楼。“恭迎刘太守!”王济一见到马背上那个年轻得过分的身影,便深深一揖到底,姿态放得极低。“刘府君亲率天兵至此,乃我中山百万生民之幸!”“王济……王济无能,恳请府君接管中山一切军政大权,拯救全郡百姓于水火!”刘景翻身下马,扶起王济,声音沉稳有力。“王府君言重了。朝廷有令,景自当尽力。黑山贼寇,不足为惧。”他平静的语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瞬间让周围所有中山官吏慌乱的心安定了下来。刘景大军入城的消息,如同一阵风,迅速传遍了全城。原本准备跑路的豪族们,立刻停下了收拾细软的手,纷纷备上厚礼,朝着太守府赶来。其中,声势最为浩大的,便是中山郡底蕴最深的甄家。当晚,甄家家主甄逸,亲自带着厚礼前来拜会。这位在中山郡跺跺脚地面都要抖三抖的老人,在刘景面前却显得异常谦恭。“刘府君少年英雄,威名远扬,老朽佩服之至。”甄逸躬身行礼。“黑山贼寇为祸乡里,我甄家虽是商贾之家,亦愿为国分忧。”“此番前来,特为府君献上钱五千万,粮十万石,各类兵甲五百套,以助府君剿贼!”刘景看着这位精明的老人,微微点头。他知道,这既是雪中送炭,也是一种投资。乱世之中,唯有依附真正的强者,才能保全家族,延续富贵。甄逸显然看准了他刘景。“甄家主深明大义,景代中山百姓谢过了。”刘景并未推辞,坦然受之。甄逸见状,心中大定,知道自己这步棋走对了。他压低声音,继续说道:“府君,老朽在中山经营多年,对周遭地形、山贼动向略知一二。”“黑山军虽号称八万,但成分复杂,内里山头林立,并非铁板一块。”“张牛角此人勇则勇矣,却少谋略。”“反倒是那褚燕,曾败于府君之手,对我军战法颇为熟悉,不可不防。”,!“若府君有任何需要,甄家上下,愿为驱驰!”刘景眼中露出一抹赞许。这甄逸,果然是个人物。“好!有甄家主相助,破敌又多了几分把握。”送走甄逸后,刘景立刻召集众将和王济等人,于太守府内议事。地图铺开,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其上。张飞性子最急,瓮声瓮气地说道:“大哥俺有一计!”“哦!你也有计?说来听听!”刘景疑惑,没想到这张飞四弟也有了谋略了。“大哥!那黑山军不过一群乌合之众,明日俺老张带一千铁骑,直冲他中军大帐,取了那张牛角的狗头!”“四弟不可鲁莽。”关羽丹凤眼微眯,抚着长髯沉声道:“敌众我寡,相差数倍,贸然出击,正中下怀。”刘景手指在地图上轻轻敲击,所有人都安静下来。他抬起头,目光扫过众人,缓缓开口。“三弟四弟所言,皆有道理。但都不是上策。”“黑山军八万之众,我们只有一万二千人。中山郡兵暂时先放到各县城的防务之中。”“硬碰硬,是拿鸡蛋碰石头,智者不为。”刘景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但他们也有致命的弱点。”“其一,他们是流寇,不是军队。令出多头,纪律涣散。”“其二,八万张嘴,人吃马嚼,每日消耗的粮草是个天文数字。”“他们没有稳固的后方,粮草全靠抢掠。这是他们的死穴!”王济和一众中山官吏听得连连点头,眼中满是敬佩。“所以,我们的策略,就一个字。”刘景伸出一根手指,重重地在地图上的“卢奴”二字上一点。“耗!”“耗?”众人皆是一愣。“没错,就是耗!”刘景站起身,声音铿锵有力。“传我将令!”“第一,坚壁清野!立刻派出所有兵马,将卢奴城外方圆五十里内所有村庄的百姓。”“全部迁入城中!一人不留,一粒粮食都不许给敌人剩下!”“第二,开仓放粮!所有迁入城中的百姓,按人头每日发放口粮,绝不让一人饿死!”“告诉他们,只要城不破,就没人会饿肚子!”“第三,军民一体!发动城中所有青壮百姓,协助守城!”“搬运滚石擂木,制作守城器械!让他们明白,守住这座城,就是守护他们自己的家!”刘景的一连串命令,条理清晰,果断狠辣,又带着安抚人心的力量。王济听得目瞪口呆,随即便是五体投地的敬佩。面对八万大军,不战、不逃,而是用这种方法,将整座城池变成一个巨大的磨盘。要活活把敌人耗死!这是何等的魄力与智谋!“府君真乃神人也!”王济由衷地赞叹道。“此计一出,黑山军远道而来,攻城不下,粮草耗尽,必生内乱!”“届时,我军再以逸待劳,雷霆一击,可一战而定!”命令一下,整个卢奴城都动了起来。刘景的军队效率极高,一队队士兵奔赴城外乡野,将惊慌失措的百姓和他们的粮食,安全地带回城中。城内的豪族在甄家的带领下,也纷纷献出家财粮草,全力支持。那些刚刚进城的百姓,在得知刘太守不仅管饭,还要带领大家一起守城时,心中的恐慌迅速被一股同仇敌忾的决心所取代。一时间,卢奴城内,军民一心,热火朝天。妇人赶制伤药布条,老人磨砺刀枪箭头,青壮们则在高顺部下的指导下,学习如何使用滚石擂木,协助城防。整座城池,从一座待宰的羔羊,变成了一只竖起全身尖刺的刺猬。数日后。卢奴城外,地平线上,烟尘滚滚,遮天蔽日。如同潮水般的黑山军,终于出现在了所有人的视野中。咚!咚!咚!沉闷而压抑的战鼓声,仿佛巨人的心跳,从远方传来,敲击在每个人的心头。空气,在这一刻彻底凝固。大战,一触即发。:()三国:耕耘一次,就能获取一百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