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 仙子的闺房沫雪梦碎合章(第3页)
一头即将安乐死的实验犬留下的最后一句话,让整个科研界陷入沉思:
>“我不怪他们。我只是……想被人摸摸头。”
联合国为此特别决议:所有用于研究的动物,死后名字将刻入“共情碑林”,供后人铭记。
而在这浩瀚的情感洪流中,那枚发芽的桃核,悄然成长。
它被修士种在初井之畔,每日以自身精血浇灌。三个月后,树高丈许,枝叶繁茂,却始终不开花。修士不再焦急,只是每日坐在树下,对自己说话。
>“今天我又梦见妈妈了。”
>“我其实怕极了失败。”
>“我也想要一个人,能在我累的时候说一句‘歇会儿吧’。”
某夜雷雨交加,一道闪电劈中桃树,树身裂开,露出内里晶莹如玉的木质。次日清晨,第一朵花绽放??五瓣,银白泛金,花心悬浮一枚小小光球,宛如星辰。
全球听语井在同一时刻齐鸣,火焰升腾百丈,化作巨大光幕,投影出同一句话:
>**“第一果将熟,为期不远。”**
科学家测算,那光球的成长速度与全球“真诚表达”的总量正相关。每当有人第一次说出“我爱你”,或“我错了”,或“我需要帮助”,光球便亮一分。
而在东海渔村,小女孩又来到第八井边。她已学会折九十九只纸鹤才敢开口。这一次,她写下:
>“奶奶,我昨天做了噩梦,梦见你不见了。
>醒来我就跑来井边,可火很小,我没敢说话。
>我怕你说不了话,是因为我不够好……
>奶奶,你还爱我吗?”
火焰静静燃烧,忽然,一朵银白桃花自天而降,轻轻落在她掌心。花瓣背面浮现字迹:
>“傻孩子,爱从不需要证明。
>它只会在你说出口时,变得更真。”
小女孩破涕为笑,把花瓣贴在胸口,蹦跳着回家。
当晚,她梦见奶奶坐在桃树下,身边多了一个年轻人,眉眼温柔。奶奶拉着她的手说:
>“这是守树人。以后他会替我听你说话。”
>“而我,终于可以去听别人了。”
梦醒时,窗外月光如水,第八井的方向,隐隐有歌声传来,似童谣,似梵音,似远古的吟唱: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听者无言,言者不孤。
>一念既出,宇宙应答。
白发老妪合上玉册,仰望星空。她知道,那枚果实成熟之日,便是人类真正学会“双向倾听”之时。
届时,小满将得以安息,而新的守望者,将接过紫竹笔,继续书写这横跨生死、贯穿星河的共情长卷。
她轻声道:
“你说出口的每一句话,都在宇宙留下痕迹。
所以,请继续说下去。
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