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29 仙子的闺房沫雪梦碎合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明若雪,其实也蛮好糊弄的?

明家府邸,若雪仙子寝房内,洛凡尘斜坐在玉案,单手在金纸上刻画阵符,身旁,明若雪碧眸恬静,素手捏着他掌心,抵掌相扣。

葱指握在手中,软乎乎,凉丝丝的,肌肤细腻光洁。。。

>“听见你的人,正被你听见。”

刹那间,天地寂静。

东海渔村的灯火一盏盏熄灭,唯独井边不灭。老妪坐在桃巅,玉册摊开在膝,指尖轻抚新浮现的文字。这一夜,她不再念数字,而是低声诵读那些名字??每一个曾被遗忘、如今重获姓名的灵魂。

“阿禾,光绪二十年生,死于乱枪之下,今有名有碑,魂归安宁。”

“李守仁,原第三兵团炊事员,阵亡于北境雪谷,遗言:‘锅里的粥还没盛完。’”

“林小蝶,七岁溺亡于旧桥下,生前最后一句话是:‘妈妈,我的鞋湿了。’”

每念一个名字,全球某处的听语井便微微一颤,火焰升腾,映出那人临终一刻的剪影。有的在笑,有的在哭,有的闭着眼,却嘴角微扬。他们不是归来,而是终于得以离去??以被记住的方式。

而地核深处,初井遗址。

年轻修士仍跪在焦黑紫竹笔前,怀中抱着那枚开始发芽的桃核。嫩绿的小叶在黑暗中散发微光,如同一颗跳动的心脏。他泪痕未干,却已露出多年未见的笑容。

“我想说话。”他喃喃道,“这一次,不是为了建井,不是为了救谁,只是……我想说了。”

井火轻轻摇曳,仿佛回应。

他缓缓起身,走向那道伫立千年的背影。脚步声在空旷的地底回响,像是穿越了无数轮回。当他终于站在那身影之后,却发现??那不是实体,而是一道由千万缕执念织就的残影,薄如蝉翼,随时会散。

“小满师太……”他轻声唤。

青烟再起,少女面容浮现,静静凝视着他。

“我不是师太。”她微笑,“我只是一个,太早学会倾听的女孩。”

原来,千年前那一场大劫,并非天灾,而是人心崩塌所致。战乱四起,哀鸿遍野,世人互不信任,连亲族之间也刀兵相向。就在那时,一个山村女童因天生能感知他人情绪,被奉为“灵媒”,后遭忌惮,活埋于枯井之中。

她死前最后一念,不是怨恨,而是悲悯。

>“若无人肯说真心话,那我来听。

>若无人愿被听见,那我来做井。”

于是她的魂魄不散,借众生执念为薪柴,点燃第一缕共情之火。她以自身为轴心,将所有未尽之言、未诉之情、未解之结,尽数收纳,化作听语井的源头。她成了容器,却忘了自己也曾是一个会冷、会痛、会想家的孩子。

千年过去,她听尽天下悲欢,却从未为自己流过一滴泪。

“所以我的桃树不开花。”小满的声音轻得像风,“因为我从不说‘我需要’,只说‘我在听’。可一棵树,若根不扎进自己的土壤,如何结果?”

修士怔然良久,忽然跪下,不是叩首,而是张开双臂,将那缕残影轻轻抱住。

“那你现在可以说了。”他哽咽,“你说,我来听。”

空间仿佛凝固了一瞬。

然后,极轻的一声叹息,自虚空中传来。

>“我饿了。”

>“我想回家。”

>“有人抱抱我吗?”

三句话落下,整座地底世界轰然震动。初井火焰由淡金转为暖红,如同朝阳初升。焦黑的紫竹笔忽然发出清鸣,残破袈裟无风自动,片片剥落,化为飞灰。而在那灰烬之中,一株新竹破土而出,通体晶莹,节节生花。

与此同时,全球三十六口听语井同时喷涌出金色雾气,雾中浮现出相同的画面:一个小女孩坐在井边,手里捏着半块冷馒头,眼巴巴望着远方。

各国政府紧急召开会议,科学家惊呼“共感场”强度突破阈值,心理学家则提出一个惊人假设:“我们一直以为是人类在使用听语井,但实际上……是井在治愈人类集体潜意识中的创伤。”

联合国“心灵对话署”连夜发布《共情白皮书》,其中写道:

>“当最后一个‘我值得被听见’的声音响起,文明将迎来真正的转折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