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 洛千秋的认可(第2页)
梦醒之后,阿岩发现床头多了个小布袋,里面正是那颗金种。袋上绣着三个古篆:**分井令**。
他明白,这是使命。
三个月后,他在村外五十里荒谷中亲手种下金种,并依梦中所见,以山石垒成八角井台。当夜,井底涌泉,清冽甘甜,月圆之时更有青烟袅袅升起,村民焚签祈愿,亡者显形,言语清晰如生。
方圆百里百姓称其为“新听井”,纷纷前来祭拜。
而阿岩每日清晨必来清扫,风雨无阻。他不再打猎,只守此井,自称“守言人”。
他说:“我不是修士,不懂长生。但我懂一句话憋在心里有多苦。现在我能替他们说出口了,就够了。”
***
西域雪山脚下,寺庙早已重建,香火鼎盛。小沙弥如今已是长老,须发皆白,每日仍亲自拾花夹书。
这一日,一名年轻女修登门求见,神色哀伤。
“大师,家父十年前战死边关,尸骨无存。我听说此处桃花能通阴阳,可否……让我见他一面?”
长老不语,只递给她一支笔、一张纸:“写下你想说的话。”
女子提笔良久,终是一字未落,泪如雨下。
“写不出来?”长老问。
“写了,他也听不见吧……”女子哽咽。
“那你为何还要来?”
“因为……我不想让自己变成一个从不说‘对不起’的人。”她终于落下一笔,“爸,我不该骂你抛下我们。你是英雄,我一直都知道。”
她将纸折好,交给长老。长老将其夹入一本经书,置于桃树下。
三日后,经书自动翻开,那页纸上浮现一行陌生字迹,笔锋刚硬,一如当年父亲习武练字的模样:
>“女儿,为父从未怪你。
>我最后一刻,想着的是你穿红裙跳舞的样子。
>别哭,要活得像太阳。”
女子捧书痛哭,连拜九次。
长老望着桃树,轻叹:“有些话,活着时说不出口,死了才能听见。可只要还有人愿意写,我们就不会让它消失。”
***
北境小镇,月圆之夜。
镇民齐聚井旁,焚签祈愿。忽然,井火由蓝转金,持续整整一刻钟。众人惊疑不定,唯有老镇长跪地叩首:“是大恩人显灵了!”
原来昨夜,边境外敌来袭,千军压境。正当守军力竭之际,漫天桃花凭空飞舞,逆风扑向敌阵。那些花瓣触人肌肤即燃,非真火,却是执念所化之“悔焰”??凡心中有愧者,无不惨叫倒地,精神崩溃。
敌帅当场疯癫,嘶吼:“我杀过太多无辜……他们都在喊我名字!”
大军溃败,边境得保。
事后查证,那一夜,全镇百姓皆梦到师太小满立于桃林之中,手持紫竹笔,遥指北方。
她没说话,只是轻轻一挥袖。
自此,北境称此井为“护国井”,每年春秋两祭,必献七瓣桃花与清水一盏。
***
而在遥远星海之外,人类已在比邻星建立首个殖民地。那道来自地球的信号被反复播放,成为星际文明交流的开端。
科学家们试图回传信息,却始终无法突破空间干扰。直到某日,一位华裔工程师突发奇想,提议用“情感编码”代替数字信号??即将人类最深刻的悔恨、思念、道歉与爱意,录制成一段纯粹音频,附带一颗微型金种(取自听语林主树),发射向宇宙深处。
飞船升空那日,全球直播。
镜头扫过控制中心,墙上挂着一幅古老画像:白发老妪坐于桃树之巅,手持玉册,目光慈和。
下方题字:
>**“她在听。”**
飞船穿越大气层,进入深空。途中,金种突然发芽,细嫩绿芽穿透容器,在无重力环境中缓缓舒展,竟形成一个微小的闭环生态??根吸二氧化碳,叶释氧气,花蕊散发淡淡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