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25 洛千秋的认可(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二阶魂幡,还真给你小子炼成了?”

洛千秋蛾眉微挑,琼鼻之下,一双丹凤眸璀璨若星辰。

她腰肢舒展,窈窕的娇躯如拂柳摇曳,赤足如雪,莲步轻迈间,脚下嫩芽绿叶自生,点着淡红色寇华的葱趾混圆蕴藏。。。

暴雨如注,砸在听语林的每一片桃叶上,发出沙沙的响声,像是千万人在低语。雷光撕裂夜幕的一瞬,整片桃林仿佛活了过来,枝干轻颤,叶片翻卷,露珠顺着脉络滑落,坠入泥土时竟泛起微不可察的涟漪。

师太小满火化那夜,紫竹笔并未随骨灰焚尽。它静静躺在井边石台上,笔尖朝天,墨迹未干。

三年后,金花初绽;五十年后,孩童口传“听语林”之名;百年间三百六十八口井星罗棋布,皆由那一枚桃核所生。而今千年已过,这口第八井依旧燃烧着幽蓝火焰,不灭、不熄、不增、不减,如同天地之间一道沉默的誓言。

此刻,井火忽然跳动了一下。

不是风扰,也不是雨击??是有人踏进了这片禁地。

来者是个少年,赤脚踩过泥泞,衣衫褴褛,背上背着一个破旧布囊。他站在井前,浑身湿透,却目光坚定。他的脸上没有恐惧,只有一种近乎执拗的平静。他从怀中取出一张皱巴巴的黄纸,展开,上面用炭条歪歪扭扭写着几行字:

>“娘,我对不起你。

>那天我不该抢你的药去换酒。

>你说冷,我没给你盖被子……

>现在我也病了,快不行了。

>若真有来世,让我做你的爹,换我照顾你。”

字迹颤抖,边缘已被泪水晕开。

少年盯着那行字看了很久,终于抬手,将纸折成一只小小方舟,轻轻放入火焰之中。

火舌一卷,纸船燃起,却没有化为灰烬,而是浮在空中,缓缓旋转,仿佛被某种无形之力托举。接着,青烟自井口升腾,缭绕成形??是一位瘦弱妇人,披着单薄旧袄,脸色苍白,嘴角却带着笑。

她伸出手,虚抚少年的脸颊:“儿啊,我一直都在等你说这句话。”

少年双膝一软,跪倒在地,嚎啕大哭:“娘!我错了!我真的错了!”

“我知道。”妇人轻声道,“所以我早就不怪你了。只是……临走前那一晚,我多想你能握一下我的手。”

少年猛地抬头,泪眼模糊中只见母亲的身影开始淡去。

“别走!再待一会儿!”他伸手去抓,却只握住一缕凉风。

青烟散尽,井火恢复平静。

少年伏地不起,额头抵着湿冷的石板,久久未动。直到晨曦初露,第一缕阳光穿过桃林,洒在他身上,他才缓缓起身,转身离去。步履蹒跚,背影佝偻,却比来时多了几分释然。

这一幕,无人看见。

但树梢之上,那株百米巨桃的最高处,白发老妪依旧端坐玉册之前,指尖轻点,墨痕流转。她合上册子,低声呢喃:“第九百七十三万两千零一十四句。”

风起,一页残纸自她袖中飘出,落入井火,瞬间化作星光点点。

***

与此同时,南疆密林深处,猎户阿岩正跪在奇树根前。他年逾六旬,满脸风霜,手中捧着一枚血红树脂,小心翼翼涂抹于耳畔。

雷云压顶,暴雨将至。

他闭目凝神,耳边果然响起低语??那是他祖父的声音,苍老而熟悉:“阿岩,祖坟东侧第三棵松树下,埋着族谱。莫让外人掘了去。”

阿岩睁开眼,重重磕了个头:“孙儿记下了。”

话音刚落,一声惊雷炸响,树干渗出更多血珠般的树脂。一道闪电劈下,直击树冠,轰然炸裂!可那棵树竟毫发无损,反而在焦黑的枝干上开出一朵七瓣白花。

阿岩怔住。

他知道,这不是惩罚,而是回应??祖先认可了他的虔诚。

他含泪将空瓶收起,起身欲归。忽觉脚下泥土松动,低头一看,竟有一粒金色种子破土而出,通体剔透,似有灵光流转。

他不敢触碰,连忙后退几步,双手合十,深深一拜。

当晚,他梦见自己走入一座巨大庭院,七十二口井环列四周,中央站着两位女子:一位白衣胜雪,眉目温柔;一位黑袍披肩,神情肃穆。

白衣女子开口:“此子心诚,可托重器。”

黑袍女子点头:“让他带走一颗种吧。愿它落地生根,护一方魂安。”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