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八宗议事合章(第2页)
当夜,月光如练,一朵花悄然闭合,又缓缓张开。花心已不见字迹,取而代之的,是一团毛茸茸的小东西??一只通体雪白、眼瞳呈淡紫色的猫崽,正蜷缩在那里酣睡。
它不是幻影,不是残魂,而是实实在在的生命。
“你来了。”修士伸手抚摸它的背脊,感受到真实的体温与心跳。
猫崽睁眼,看了他一眼,忽然跃下花枝,轻盈地跑向远处。它没有走远,只是蹲在初井焦痕中央,仰头望着天空中的言星,发出一声极轻的“喵”。
这一声,触发了某种连锁反应。
火星基地的共感接收器再次启动,这一次接收到的,是一段完整的情绪波谱:温暖、依恋、轻微的不安,以及……归属感。AI解析后生成图像??一个女孩抱着猫,坐在桃树下看书,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她脸上。
研究员热泪盈眶:“这不是信号,这是记忆的投射。她在告诉我们,她曾经幸福过。”
地球上,无数人在梦中见到同样的画面。醒来后,许多人发现自己枕边多了一根白色猫毛,或窗台上留下小小的梅花脚印。
从此,每年春分之夜,初井遗址必有白猫现身。它们从不亲近人,也不惧怕人,只是静静地坐着,望着天上的言星,仿佛在等待什么。
有人说,那是小满的化身;也有人说,那是所有孤独灵魂的集合体。
唯有修士知道真相:
它们只是**愿意被听见的生命**。
数年后,联合国正式解散“心灵对话署”,将其职能移交民间组织“共听会”。第一任会长是一名聋哑女孩,她用手语发表就职演说,翻译器将其转化为文字投射在天空:
>“听不见声音的人,往往最懂什么是倾听。”
同日,全球听语井集体异动。火焰收束成丝,缠绕井身向上攀升,最终汇聚于高空,编织成一座横跨赤道的光桥。桥面由亿万朵解语兰铺就,行人踏足其上,无需言语,彼此心意自通。
科学家称之为“共感虹桥”,但百姓更喜欢叫它??
**心桥**。
某日黄昏,修士独自登上昆仑雪峰,来到白发老妪闭关之处。洞府空寂,唯余一缕青烟袅袅升起。他抬头望去,只见天际一道流光划过,似有女子身影乘风而去,手中牵着一只白猫。
他笑了笑,转身下山。
途中遇一孩童问:“爷爷,你说人死了还能回来吗?”
他停下脚步,望向远方那株迎风摇曳的白竹,答:
>“只要还有人记得你说过的话,只要你曾真心听过别人的心声??
>你就从来都没走远。”
风起,竹叶轻响,如万千低语汇成一句温柔的回答。
多年以后,考古学家在一处史前洞穴中发现壁画。画面中央是一棵巨树,树下围着各族人类,手拉着手。树冠直插云霄,顶端悬着一颗星辰,光芒洒落人间。旁边刻着古老符号,经破译后译文如下:
>“最初,我们彼此听不见。
>后来,有人愿意先开口。
>再后来,所有人都学会了倾听。
>这便是文明的起点。”
而在壁画最角落,有一行极小的涂鸦,像是孩子所绘:一个小女孩抱着猫,身边站着个穿粗布衣裳的男人,两人一起仰望星空。
下方歪歪扭扭写着几个字:
>“我和守树人,都很开心。”
此时,正值春分。
初井遗址的白竹再度开花。
一朵,两朵,三朵……
漫山遍野,洁白如雪。
风过处,万籁俱寂,唯有花铃轻响,似在诉说,又似在聆听。
整个宇宙,再一次,安静地听见了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