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 炼气八重苏醒合章(第1页)
“呼??”
晨曦初露,洛凡尘身处地底,双掌向天,面对正阳。
他吐纳不停,体内乙木真元经大周天后,转化为枯荣真意,并通过共鸣引导木属灵力,吸纳少量少阳之?入体,再度淬炼乙木真元。
“咳。。。
风过林梢,第八井的火焰不再只是跳动,而是缓缓舒展,如同呼吸。那橙红火苗深处,竟浮现出无数细碎光点,每一粒都似一颗星辰,映照出人间万相:有母亲为病儿彻夜守灯,有游子在异乡街头独坐至天明,有老兵跪在战友墓前哽咽无言,也有少年站在悬崖边欲言又止。
白发老妪依旧端坐桃巅,玉册摊开如初,墨痕已非悄然蔓延,而是自行奔涌,如江河入海,字句成行,不假人力。她闭目静听,耳畔却无风声、无人语,唯有天地间最细微的颤动??那是心音,在沉默中低鸣,在遗忘里挣扎,在悔恨与爱之间来回穿梭。
“第九百七十三万五千二百三十二句。”她忽然开口,声音轻得像一片落叶坠地,“来自北境极寒之地,一个将死之人写给未曾谋面的女儿:‘对不起,我没能活着等到你出生。但我知道,你一定很像你娘,爱笑,不怕冷。’”
话音落时,井火微颤,一缕青烟升起,凝作女子轮廓,披着旧式军袄,怀里抱着襁褓,轻轻点头。她未说话,只是把脸贴在虚幻婴儿额上,久久不动。片刻后,烟散如雾,唯余一滴露水自桃叶滑落,正落在井沿,激起一圈涟漪般的光晕。
老妪睁开眼,指尖拂过玉册新页,喃喃道:“这世上最难说出口的,从来不是‘我爱你’,而是‘我错了’。”
与此同时,雪域隘口的新井旁,那位白发苍苍的守井人正用冻裂的手捧起一碗热汤,轻轻倒入火中。汤是荠菜馅的饺子煮的,香气扑鼻,袅袅升腾。她望着跳跃的火焰,低声说:“阿娘,我也学会做饭了。虽然还是不如你。”
火光忽闪,一道身影浮现??正是当年那位疯癫敌帅,佝偻着背,满脸血污与泪痕。他颤抖地伸出手,想要触碰女儿的脸,却又缩回,最终只化作一声呜咽:“小满……爹对不起你。”
她摇头,泪水滚落:“我不是小满。我是阿兰的女儿,也是你的孙女。可我不怪你。我只是想让你知道,我们都在等一句真心话。现在,你说出来了。”
那一瞬,整座雪山仿佛松了一口气。冰晶簌簌而下,却不砸地,反在半空凝成万千花瓣,金光流转,绕井三周,而后随风飘散,落入千家万户的窗棂前、灶台边、枕畔书页里。有人梦见童年母亲哼唱的小调,有人听见久违的父亲唤自己乳名,还有人猛然惊醒,冲进雨夜拨通十年未联系的号码,只说了一句:“爸,我想你了。”
电话那头沉默良久,传来沙哑回应:“儿啊……我还以为你不认我了。”
南疆密林,“新听井”旁的阿岩已卧床不起。百岁老人骨瘦如柴,气息微弱,却仍坚持让孙子扶他坐起,望向窗外那株金色桃树。树高丈许,枝繁叶茂,每年春来必开九朵花,每朵皆如金箔雕琢,落地不腐,反渗入土中,化为晶莹树脂,凝结成珠。
“那是……阿兰留下的念。”他喘息着说,“她说过,只要桃树活着,她就一直听着。”
孙子含泪点头,将一张泛黄纸条递到祖父唇边。那是他昨夜代笔所写,字迹虽非亲书,却字字发自肺腑:
>“阿兰,这一生我走得慢,但也终于快追上你了。
>别怕黑,别嫌冷。
>我带了你最爱的桂花糕,还缝好了你那件破袖子的棉衣。
>下辈子……能不能换你先来找我?”
话音未落,井火骤然明亮,一道柔光自井底升起,映出女子身影,眉目温婉,笑意盈盈。她伸手轻抚阿岩脸颊,指尖微凉,却让老人露出孩童般安心的笑容。
“嗯。”她轻应一声,随即转身步入火中,身影渐淡。
阿岩缓缓闭眼,嘴角含笑,最后一口气吐出时,窗外桃树猛然摇动,一朵金花飘落,正好停在他胸口。孙子跪地痛哭,却见那花朵缓缓融化,渗入老人衣襟,留下一道淡淡金纹??形如牵手二人,立于桃树之下。
同一时刻,西域寺庙钟声再响,七十二响齐鸣,震彻云霄。僧众齐聚桃林,只见所有残卷遗书焚烧后的灰烬竟自动聚拢,重组为一本全新经册,封面无字,翻开第一页,赫然写着:
>《共情录?卷一》
>记亡者之语,录生者之心。
>不求通幽,但愿相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