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困兽犹斗(第1页)
葬魂谷内,叛军大营。夕阳的余晖勉强穿透谷地上空弥漫的灰霾,映照在残破的营垒上。营中弥漫着一股难以名状的腐臭气息——那是伤口溃烂、粮食霉变和绝望情绪混合的味道。中军大帐内,爨崇义瘫坐在虎皮椅上,昔日不可一世的南中枭雄,此刻眼窝深陷,须发凌乱。他面前站着几位部将,个个面色灰败。“将军,粮仓仅剩三日之粮了。”军需官的声音颤抖着,“而且多是发霉的杂粮,士兵们已经连续两天只能喝稀粥”话音未落,帐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一个满身血污的哨兵跌跌撞撞冲进来:“将军!不好了!石门关石门关失守了!”帐内顿时死一般寂静。爨崇义猛地站起,又无力地坐了回去,喃喃道:“怎么可能石门关天险,又有崇信”“是孟岩!”另一个将领咬牙切齿,“那个老狐狸阵前倒戈,打开了西门!崇信将军他他力战殉国了!”这个消息如同重锤,狠狠砸在每个将领心上。石门关的失守不仅意味着他们失去了近半的精锐兵力,更意味着宁王不仅获得了孟岩部落的生力军,更将石门关外解脱出来,此消彼长之下,双方实力对比发生了决定性逆转。夜色渐深,营中一顶不起眼的帐篷里,几个身影在昏暗的油灯下窃窃私语。“王校尉,不能再犹豫了!”一个脸上带疤的将领压低声音,“咱们被裹挟造反,本就是不得已。如今大势已去,难道真要给爨氏陪葬?”被称作王校尉的中年将领沉默不语。他是原普安守将部属,爨氏叛乱时被胁迫加入。这些日子,他亲眼目睹爨氏倒行逆施,军纪败坏,早有异心。“可是”王校尉犹豫道,“若是现在投诚,宁王会信我们吗?”“校尉多虑了。”年轻将领急切地说,“我听说宁王殿下仁德,对主动投诚者格外宽待。不过我们得先立下功劳。”正说着,帐外突然传来阵阵喧哗。几人警觉地熄了灯,悄悄掀开帐帘一角。只见营寨边缘,几个士兵正围着一个刚刚从谷外溜回来的同袍。那人衣衫褴褛,却面带红光:“兄弟们,我亲眼所见!宁军大营里,降兵们不仅能够吃饱,偶尔还能沾点儿荤腥,受伤的还有医官诊治!”“真的假的?你别是宁军派来的奸细!”有人质疑。那士兵急得跺脚:“我骗你们做什么!我表哥在石门关投降了,现在好好的!宁王有令:主动投降者,一律免死;擒获叛将者,还有重赏!”这番话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如同投入死水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王校尉轻轻放下帐帘,回到黑暗中。他的呼吸变得粗重,内心在进行激烈的挣扎。与此同时,谷外宁军阵前,一场精心策划的心理战正在上演。数十名降卒站在特制的高台上,用浓重的南中口音向谷内喊话:“兄弟们!我是原石门关守军李老三!宁王殿下仁德,降者不杀!”“味县已被团团围住,爨崇道自身难保!”“擒获爨崇义者,赏千金,授官职!”这些朴实的乡音比任何华丽的劝降书都有效。谷内守军大多是被强征的农民,听到乡音,心理防线开始松动。庞清规站在隐蔽处,冷静地观察着谷内的反应。他对身边的传令兵吩咐:“通知第二队准备,一炷香后轮换。要让不同关隘的降卒交替喊话,增加可信度。”夜色渐深,谷内的暗流越发汹涌。王校尉终于下定了决心。他悄悄召集了十几个心腹,在帐篷里密谋。“明晚子时,我们先在营中制造混乱。”王校尉的声音低沉而坚定,“派人放火烧粮草,散布宁军夜袭的谣言。待营中大乱,再打开西门,举火为号。”一个年轻士兵担忧地问:“校尉,若是被爨崇义发现”“所以要做好两手准备。”王校尉眼中闪过决绝,“我已派人暗中联络了几位同样被胁迫的将领。我们分头行动,同时在多处制造骚乱。届时营中必乱,爨崇义难以兼顾。”同一时间,爨崇义的大帐内,气氛更加凝重。“将军,军心已经动摇。”一个亲信将领焦虑地说,“今天又有上百人趁夜逃亡,拦都拦不住!”爨崇义面色阴沉:“传令下去,再有妄言投降者,立斩!各营加强戒备,特别是那些后来归附的将领,给我盯紧了!”然而,这道命令反而加剧了军营内的猜忌和恐慌。原本就对爨氏不满的将领们,感受到监视的目光后,反而加快了暗中串联的步伐。深夜,王校尉帐篷的帘子再次被掀开,这次进来的是另一位将领——张都尉,他也是被胁迫加入叛军的。“王兄,我这边已经联络了三百多人。”张都尉压低声音,“明晚子时,我的人在东南角放火制造混乱,你负责西门。”两人在油灯下仔细推敲着每一个细节:如何避开巡逻、如何制造混乱、如何与宁军联络“最重要的是时机。”王校尉神色凝重,“一定要等营中彻底混乱,爨崇义的亲兵被调开后再行动。”就在这时,谷外突然响起震天的呐喊声。宁军开始了新一轮的心理攻势,这次的内容更加具体:“味县已被团团围住,爨崇道自身难保!”“擒获爨崇义者,赏千金,授官职!”“石门关两万守军已降,宁王已有十万大军!”“负隅顽抗者,格杀勿论!”“迷途知返,为时不晚!”这喊声在寂静的山谷中回荡,传入每个叛军士兵耳中,也传入正在密谋的王校尉等人心中。他们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决绝——已经没有退路了。谷内谷外,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正在激烈进行。而在葬魂谷的夜空下,叛军大营就像一艘即将沉没的破船,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求生之路。:()从闲散王爷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