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第2页)
沧月盘踞在田埂边上,握着木矛,从稻田里叉出了一条稻花鱼。
云溪提着沧月捉到的鱼,跳到沧月背上:“今晚的晚餐,烤鱼配米饭。”
沧月咕噜一声,表示赞同。
云溪接着麻利地安排彼此的家务活:“你杀鱼,我做饭;饭后,你洗碗,我喂兔子;明早起来的时候,你浇菜,我洗衣服。这样安排可以吗?”
沧月又咕噜了一声,然后开口说:“可以!”
云溪抬头看了看漫天晚霞,感叹说:“不知不觉,过去了那么多年。现在的日子我很满足,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算了,以后的事情,以后再看吧。”她搂紧了身前的沧月。
只要沧月在她身边,彼此能够吃饱穿暖,她就满足了。
迎着夕阳,回到洞口,沧月去处理稻花鱼,云溪看了看洞壁上琳琅满目的壁画,添上最后几笔——夕阳西下,族群里的人鱼提着猎物,陆陆续续回到山洞中,有些人鱼在篝火边烤鱼;有些人鱼在泥炉上的陶鼎中煮鱼;有些伴侣相拥在一起,亲昵地互蹭鼻尖……
也许,人鱼最终会灭绝,湮灭在岁月长河中,不留一丝痕迹;也许不会。
也许千年万年之后,这些人鱼会退去鱼鳃,退去尾巴,退去鳞片,演化出更适合在陆地上行走的双腿,成为真正的人类。
它们将学会更深入地合作,形成部落,形成国家,在浩瀚的岁月中,书写一段不朽的文明。
在那个文明里,他们大概率会崇拜鱼,在器物上,画上鱼的图腾;也许他们还会崇拜鱼尾巴,编造的神话故事里,那些神仙会是半人半兽的造型,比如,鳞身的伏羲,蛇躯的女娲……
也许,同时存在一些没有褪去尾巴的人鱼、依旧藏身大海的人鱼,偶然被人类看见,便会给人类留下关于人鱼的传说。
那些传说将会流传千年万年,代代传颂。
但是,都与她没关系了,那将是很多年很多年后的故事了。
【正文完】
第128章番外(一)
年复一年,山洞里,有小人鱼出生,也有人鱼成年后离开,兜兜转转,族群里人鱼的数量始终维持在二十条左右。
约莫是担心数量增多后,这个地方的资源会逐渐消耗、枯竭,所以族群会有意识地去调节人鱼数量。
相处多年的人鱼离开时,云溪和沧月会目送它离开,有时是送到海边,看它游向远方;有时则是翻山越岭,往内陆方向游走,看它消失在山的另一头。
云溪陪沧月去海边巡视领地时,能看到越来越多的人鱼南下迁徙。
陌生的人鱼族群靠近时,会先嗅一嗅海滩上,有没有其他人鱼留下的标记性气味,如果有的话,它们会选择离开,寻找下一个栖息地。
云溪一度担心,会再次爆发温泉岛上那样争夺领地和食物的战争,好在,没有发生什么惨烈的流血事件。
人鱼并非好斗的种族,它们会尽可能避免冲突,有着强烈的领地意识,不贸然踏入其他人鱼的领地,除非,实在活不下去了,才会去抢夺同类的食物和领地。
为了让那些迁徙路过的人鱼,第一时间知道这片海岸、这附近的领地,已经被占领,云溪在海滩上竖起了一个标志物。
她拾取山洞里其他人鱼掉落的鳞片,用烧融后的树脂作为胶水,贴在一块动物皮上,然后裁剪成人鱼的模样,用树枝作为固定的支架,立在海滩边上。
多余的鳞片,云溪想给沧月做一件带有鳞甲的上衣,但沧月拒绝了。
她咕咕噜噜地,用人类话语,磕磕巴巴表达说,她已经适应了没有鳞片的上半身,不需要这样一件带着别的人鱼鳞片的衣服。人鱼的天敌在海中,人鱼在这块陆地上,几乎算得上是顶级掠食者,它们还会使用石头和木矛,其他动物基本伤不到它们,光是砸石头这一动作,就足够驱使那些动物逃离。
何况这里的夏季太过闷热,她没有鳞片,反而感觉更凉快一些。
云溪想了想,认同了她的说法,并且觉得她还有一点没有说出来——作为嗅觉敏感的动物,她不喜欢自己身上带着别的人鱼的味道。
就像淼淼,平时在山洞中,更愿意接近身体气味淡的人类,而非那些人鱼。
她们的生活十分规律,清晨,天一亮就起床,趁着太阳还未完全升起,山洞里的人鱼,鱼贯而出,迎着晨曦,外出狩猎,云溪则是挑水,去菜地里浇一浇水,拔一拔野草,喂一喂兔子。
菜地里种了葵菜、辣菜、甜豆,养殖的鼠兔由于繁殖得太快,她和沧月吃不完,时常会送给山洞里的其他人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