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第2页)
这是伤得太重,治不好了吧?
她一口气没上来,两眼翻白,险些又厥过去。
宋医师眼疾手快,赶紧抢救,又是喂药,又是扎针,再次从鬼门关把老人给抢回来。
他摸了摸良心,小心求证:“真是我家宣儿做的吗?”
庙祝点点头,又摇摇头,百感交集,浑浊的眼里涌出泪水,咿咿呀呀,泣不成声,只恨说不出话,无法描述那痛苦的事情。
她虽是哑巴,但听觉极灵敏,在厨房准备茶点时,突然听见后山镇魔碑处有隐约的动静,好像是女人在呜呜咽咽的哭泣声。
十几年前,曾有走投无路的女子来火神庙,半夜想在后山上吊,以为死后能找祝女娘娘申冤,幸好被她发现不对劲,险险救下,百般安抚,开导心结,让她明白娘娘最厌女子寻短见的道理,折腾了好些日子,才把事情解决。
庙祝经过此事,对女子的哭声很警惕,唯恐又有悲剧在发生,急忙跑去后山查看,结果发现镇魔碑又裂了。
二十年前,天降异象,镇魔碑已碎过一次。
如今,她怀疑是重建火神宫的石匠弄虚作假,偷工减料,造成对娘娘不敬的严重结果,心里很生气,又怕信徒来此参观,看见裂缝,以为是她看守不力而怪罪,便找来藤蔓和花枝,想暂时先把裂缝遮挡起来,再去找石匠算账。
忙忙碌碌间,忽然,裂缝处冒出丝丝红雾,如最轻的雨雾,悄无声息地潜入她的体内,待她察觉不对的时候,身体已经失去控制。
她魂魄还有意识,但口不能言,身不能动,眼睁睁地看着有奇怪的东西在操纵着自己,对镇魔碑做不敬的事情,让裂缝越来越大,接着,天雷降下,涌出的红雾也越来越多。
庙祝在绝望的困境里,脑海里重现出一生的时光,他开始思考自己的墓碑该写什么,吃席的客人会有谁……然后,她看见名叫屠长卿的少年出现,差点被短刀捅死……
是最讨厌的宋宣救了她。
实话说来,不如被捅死,宋宣救人的过程可真疼,她活了快八十年,没遭过这样的老罪,宛如严刑拷打,痛得眼冒金星,浑身骨头都快断了,生不如死,还无法求饶。
恍恍惚惚间,她看见了满天霞光和祝女娘娘,娘娘在烈焰中法相庄严,嘴角带着温柔笑意,要接她去极乐净土。
她想求宋宣住手,行行好,别救了,老人家活那么久差不多了,躺棺材和挨打里做选择,她觉得躺棺材挺不错。
受不了,真受不了。
庙祝痛得□□,附身的魔物也痛得不行,强撑一会,终于撑不住,灰溜溜地逃回地底。
她居然活了下来。
不容易,太不容易了。
宋医师不知真相,在床前强撑笑容,努力安慰她,说伤得稍微有一点点重,需要躺三四个月,好好静养,但绝对能治愈,不会留后遗症,他要在治疗过程中用最好的药,全部免费。
他还熟练地给女儿收拾烂摊子:“俗话说得好,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是不幸中的幸运,宣儿肯定不是故意的,你别生气,我回去好好教训她。”
庙祝为了解释,用笔纸把事情写出来给他。
待写到宋宣的救命之事时,她回忆得很艰难,充满痛苦,落笔如有千钧重,想想那些非人的遭遇,“谢”字都被委屈的泪水打糊了,很想骂几句,然而她是娘娘庙里的神女,必须品德高尚,不说恶言,不能撒谎。
宋医师看完事情的经过,瞬间就不心虚了。他兴高采烈地把这份文字当成表扬信,揣入怀里,得意道:“我就知道,我家女儿心地善良,怜贫惜老,乐于助人,那些不喜欢她,说她坏话,都是嫉妒诋毁,谁让他们养不出那么优秀的孩子?”
“我待会儿就把这信贴去镇里的公告栏,好好宣传,让大家看看我家女儿做的好事!看有谁还敢说她是恶霸!”
庙祝目瞪口呆,脸色苍白,死死拉着他的衣襟,咿咿呀呀,示意不是这个意思,虽然感谢,但并不喜欢宋宣的救命方式,更不想把这事贴出去丢人现眼。
宋医师保证:“放心,宣儿最喜欢庙祝奶奶了,你好好养伤,不要乱动,我会通知大家都来看望你的,还会每天来换药。”顺便再对客人吹嘘一波女儿的英勇事迹。
他还要重抄一份庙祝的手书,烧给妻子,这可是老宋家光宗耀祖的好事儿!将来得写进族谱里,让后人敬仰!最好再刻个碑,放在墓前!
庙祝泪如雨下,捶胸拍床,有苦难言。
宋医师抹泪,理解:“我懂,你也是看着宣儿长大的长辈,见宣儿有出息,喜极而泣。”
他匆匆治疗完毕,确认伤情无误,急急收起药箱,一路小跑,冲向公告栏,贴出文稿,又满意地欣赏了好几遍,恨不得月落西山,雄鸡唱晓,公告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