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还是去省医院吧(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七六年,安南省临江县县医院儿科病房外,王成正来回踱步,身上一惯熨烫平整的衬衣已皱巴巴的卷了边儿,青山公社书记的威严荡然无存,此时的他只是一个担心儿子病的父亲,听着病房里妻子低低的啜泣声,心中更是焦灼,作为男人中年得子,本是一桩大喜,不想儿子才出生四个月便病的这样厉害,难道自己注定命中无子?老王家真要绝后了?

正想着,就见医院走廊那边儿女儿王梅走了过来,手里提着饭盒,显是来送饭的,连忙收起脸上的焦灼:“梅梅怎么是你送饭过来,没上学吗?”

王梅:“已经快五点了,而且今天是星期五,明天学校放假,下午自习放学早。”

王成:“哦,倒是爸爸糊涂,忘了今天是星期五。”

因县中学有不少下面村里的学生,周六放假得家去帮忙,尤其现在开春地里正是忙的时候,就算不下地也能帮着家里喂喂鸡干点零碎活儿的,好歹是个劳动力,故此县中学周五下午是自习课,城里的学生留下自习,村子里的中午就回家了,放学也比平时早的多。

王成接过女儿手里的饭盒:“上了中学学习要紧,别在医院待着了,家去做功课吧。”

王梅没动,往病房里瞄了一眼小声问:“弟弟还发烧吗?”

王成:“已经烧一天一宿了,大夫说若是再烧下去就……”后面的话没说出口,只是长长叹了口气。

王梅沉默了一会儿,忽然好像鼓起勇气一般开口道:“爸,您还记得我们班的郑兰吗?”

王成愣了一下才想起来:“你说的是桑园村生产队队长郑家福的小闺女儿,整个青山公社考进县中学的就两个,她是其中一个,爸哪会不记得,对了,你们不是同班同学吗,怎么,吵架了。”

王梅撅了噘嘴:“没吵架。”

王成点头:“没吵架就好,同学之间应该友爱相处。”

王梅:“郑兰有个四岁的小侄子您知道吧。”

王成微微蹙眉,女儿提起郑兰也就罢了,好歹是同班同学,提她同学的小侄子做什么?当年郑家福得了大孙子,可高兴了,听说满月的时候摆了席,还特意上公社发了一圈喜糖,恨不能嚷嚷的全天下都知道他老郑家有了后,说起这个想起里面病着的小儿子更觉糟心。

便有些不耐起来,微微沉了脸:“学生还是要以学业为重,虽然才初一也不能放松,不然等到初二功课学的深了,女孩子容易掉队。”

王梅委屈的咬了咬嘴唇低声解释:“我会好好学的,我是想跟爸爸说,前些日子郑兰的小侄子半夜也闹了场急病。”

王成:“不能吧,前儿郑家福上公社还一脸笑来着,瞅着不像孙子生病的样儿啊,也没听说送医院,公社的卫生院也没见去。”

王梅摆手:“不用送医院,让他们村的赤脚大夫治好了。”

赤脚大夫?王成摇头:“胡说,桑园村先头是有位颇有名声的赤脚大夫,医术不错,姓归,十里八村提起来都称呼一声归老神医,可这位老神医去年年底过世了,哪里又出了个赤脚大夫?

王梅:“就是这位归老神医的孙女儿治的啊,可厉害呢,郑兰说她小侄子眼瞅着要没气儿,她奶都哭晕过去了,那小大夫一副药灌下去就缓过来了呢。”说着又往病房里瞄了瞄。

王成哪还不明白女儿的意思,不过这位归老神医的孙女?之前听都没听过,若真继承了老神医的医术,不至于一点儿名声没有吧。

正说着大夫走了出来,王成忙迎过去:“大夫,我儿子的病怎样?”

大夫摇摇头:“还是送省医院吧。”

王成心凉了半截,等大夫一走,旁边的王梅试着提议:“要不去桑园村找那位老神医的孙女儿给弟弟看看?”

王成自然不信那个什么老神医的孙女医术多高明,毕竟之前他这个青山公社的书记听都没听过这号人,可到这时候好像也只能去试试,刚大夫说让去省医院根本不可能,从青山县到省医院就算开车也得一天,以自己儿子目前的状况,只怕等不到省医院命就没了,更何况,到了省医院就能救儿子的命吗,县医院这边已经下了诊断,儿子是急性肺炎导致的高烧抽风,按照西医的治法就是打针输液消炎退烧,这些法子县医院都用过了,到了省医院也是一样的治法,去省医院就能有用了?既如此倒不如死马当活马医去桑园村试试,至少还有一线希望。

想到此,匆匆进病房让妻子抱着小儿子一家四口赶往桑园村。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