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名动柴桑(第1页)
晨雾如纱,柴桑城的秋阳透过雕花木窗,在馆驿地砖上投下朦胧细碎光斑。
诸葛亮执笔的手忽然悬在半空,墨汁顺着狼毫滴落素帛,氤氲开一朵墨梅。
“定方可知?”他突然轻笑出声,抬眼望向正在擦拭佩剑的苏烈,“一夜之间,街头巷尾皆在传颂‘苏郎’之名。”
苏烈手腕一抖,剑锋险些划破掌心。前日宴席上挥斥方遒的豪情犹在胸中激荡,此刻却化作耳尖一抹绯红:“先生莫要取笑……”
“取笑?”
诸葛亮搁下笔,指尖轻叩案上诗卷,“《侠客行》中‘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这般意气风发的诗句,可不像腼腆之人所作。”
他忽然起身,青色衣袂掠过满案竹简,“定方,时辰己至,亦该与子璞告别矣!”
二人走出馆驿,三十名披甲卫士己列队等候。
“那是……”
苏烈目光扫过这些陌生面孔,忽然在队尾停住——一名身形精壮的甲士抱刀而立,其面容冷峻如铁,左颊刀疤在晨光中格外狰狞。
当苏烈视线与之相触时,竟莫名感到一丝寒意顺着脊背攀爬,仿佛被猛虎盯住的猎物。
“先生,这并非前日之人。”
诸葛亮顺着苏烈的视线看去,微微颔首:“因那日刺杀之事,孙将军便加派了护卫。”
话音刚落,那卫士己无声走到了车队前方,那背影如山岳般沉稳,让苏烈不由得心生疑惑:“此人绝不简单。”
晨雾尚未消散,车轮碾过夯土驰道,传出阵阵清脆的马蹄声,惊起了檐下栖鸦。
此时,车外忽然传来孩童的嬉闹声。
“吾乃苏郎是也!看吾的白马金羁!”
安坐于车中的苏烈闻声望去,只见街道一旁,两个垂髫小儿举着木剑追逐,扮演着他诗中游侠儿。
“依亮之见……”
诸葛亮见状忍俊不禁,笑道:“呵呵,定方果真己名扬江东耳!”
不等苏烈搭话,道旁几个文士打扮的青年忽然对着他乘坐的车驾指指点点。
“那便是前日作《侠客行》的苏郎?”
“传闻此人乃江夏使臣的侍从?”
“正是,吾方才看见他们从馆驿中出来。”
“尔等可曾看见车旁的甲士,那可是孙将军的近卫。”
“如此,周公瑾为这少年抚琴,不是传闻?”
“……”
零碎的议论声飘进车中,苏烈耳根发烫,连忙放下青布车帘。转头却见诸葛亮似笑非笑地看着自己:“苏朗名动江东,恐是连亮亦要因此沾光矣。”
对于诸葛亮的一再调笑,苏烈窘迫得几乎要钻到车底去。
在后世被同学起哄时,他都没这么难为情——毕竟那些“作品”都是他剽窃来的。
“先生!莫在取笑烈矣。若非先生提携,烈哪有这般机缘。”
车窗外,那个始终沉默的护卫首领,眼中忽然闪过一丝波动。
他之前便用审视的目光偷偷地打量过苏烈了,他对这少年既有赞赏又带着几分莫名的复杂。
因为对方所作的《侠客行》甚合他的秉性,同时又十分惋惜此人并不是江东之人,不能为主公孙权所用。
感受到护卫首领的目光,苏烈暗自嘀咕:“这人是谁?为何这样看我?”
自今晨出发,这个陌生护卫就给他一种莫名的压迫感。
三国之汉末风云儿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三国之汉末风云儿最新章节随便看!
诸葛亮和苏烈二人并不知道,这位新来的护卫首领便是孙权手下大将周泰,周幼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