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中小
第133章 真常应物(第2页)
“这几日偶尔听闻,后院仙乐裊裊。”
一位赤眉道长微微捋须说道:“原来是玉衡道兄的高徒。”
另一位慈祥的坤道接话:“近日门下弟子也说,听了一首仙曲。”
“惊为天人,念念不忘。”
“劳烦玉衡师兄引荐一二了。”
玉衡道长摆摆手,只觉得有些头疼。
“什么高徒不高徒,此子顽劣。。。哎。。。不提也罢。”
“还劳烦诸位道友多多指教了。”
引荐彼此的徒弟,指教一二,这都是很正常的流程。
师兄弟四人閒来无事便是斗曲。
大师兄擅长琵琶,二师兄擅竹笛,三师兄擅嗩吶。
陆沉舟的手艺是家传的二胡。
修行枯燥无味,唯有彼此斗曲增加些乐趣。
但是今日却没有往日那般热闹。
仅有道道木鱼响起。
那声音不高,甚至没有刻意模仿经文应有的顿挫韵律。
它异常平缓,异常清晰。
每一个字都如同深谷幽潭底部浮起的水泡。
带著一种沉甸甸的、浸润万物的质感,最纯粹的清响。
“外观其形,形无其形。”
“远观其物,物无其物。”
仅仅两句,如同两道无形的涟漪。
瞬间扩散开来。
撞在殿外每一个人的心上。
那赤须道长眉头猛地一跳。
仙姑派观主握著玉柄拂尘的手指,几不可察地收紧。
连那邋遢老道浑浊的眼珠里,也闪过猝不及防的愕然。
这不是他们熟悉的任何一部道门经典。
这经文。。。闻所未闻。
然而,这闻所未闻的句子。
却带著一种直指本源、撼动魂魄的力量。
它没有玄奥的术语堆砌,没有繁复的义理铺陈。
只有最朴素的天地与人心。
更令人心悸的是诵念者本身。
那声音里蕴含的,是一种近乎绝对的。
从灵魂深处透出来的“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