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3章 细微的态度变化(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订婚宴上未婚妻为救白月光抛弃我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订婚宴上未婚妻为救白月光抛弃我最新章节随便看!张氏集团总经理办公室内,午后的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在地板上投下明亮的光斑。张梓谦刚结束一个视频会议,略显疲惫地揉了揉眉心。陈嘉明坐在他对面的沙发上,手里拿着一份待签的文件,正等着他过目。

公务间隙,陈嘉明像是忽然想起什么,放下的腿,身体微微前倾,用一种比平时更随意的口吻提了一句:

“对了,梓谦,前两天跟晓雅打电话,听她说起,李雨桐好像找到新工作了。”

他说这话时,目光看似不经意地扫过张梓谦的脸,观察着他的反应。

张梓谦端起手边的咖啡,动作没有停顿,只是眼睫几不可察地低垂了一下,视线落在杯中深褐色的液体上,没有接话,但也没有像以往那样,立刻用冰冷的话语或眼神制止这个话题。

陈嘉明见他没打断,便继续说了下去,语气依旧保持着客观叙述的姿态:

“是在一家小文化公司,叫什么‘拾光传媒’的,做设计助理。听说挺辛苦的,就是个打杂的职位,工资估计也不高。不过晓雅说,她看起来还挺拼的,每天早出晚归,人也比以前……安静了不少,没那么浮躁了。”

他将赵晓雅话语里那些更细节的,比如李雨桐如何珍惜机会、如何努力学习的部分略去了,只提炼出最基本的事实。他知道,说太多反而可能引起反弹。

办公室里陷入了一阵短暂的沉默。只有中央空调系统发出低沉的运行声。

张梓谦依旧没有抬头,只是缓缓将咖啡杯送到唇边,呷了一口。微苦的液体滑入喉咙,他似乎能透过陈嘉明这简短的几句话,勾勒出那个女人在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里,笨拙却又努力挣扎前行的模样。在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做着最基础的助理工作,拿着微薄的薪水……这与他如今执掌的商业帝国,与他每日经手的动辄千万上亿的项目,形成了无比鲜明的对比。

他脑海中下意识地闪过在希望小学厨房里,看到她系着围裙、手指受伤时那略显狼狈却又异常沉静的侧影。

这一次,心中涌起的,不再仅仅是物是人非的疏离感,或者事不关己的冷漠。一种极其微妙的,连他自己都未必清晰察觉的变化,正在悄然发生。

他没有立刻评价,也没有追问。在沉默地听了片刻后,他才将咖啡杯轻轻放回桌面,发出清脆的磕碰声。他抬起眼,目光平静地看向窗外车水马龙的街景,语气淡然地,仿佛只是随口评价一个陌生人的选择,说了一句:

“能自食其力,总是好的。”

这句话,听起来依旧保持着距离,没有包含任何个人感彩。但比起之前那句斩钉截铁的“过去了就是过去了”或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己然少了几分冰冷的决绝,多了一丝……极其微弱的,近乎默认的,对她选择这条艰难却正道的基本认可。

陈嘉明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细微的语气变化和那片刻的沉默。他心中了然,没有就这个话题继续深入,而是顺势将手中的文件递了过去,自然地转换到了工作频道:“这是下季度市场推广的预算草案,你看一下,有几个地方我觉得需要调整。”

张梓谦接过文件,注意力立刻被拉回到了繁杂的公事上,仿佛刚才那段小小的插曲从未发生。

然而,自那之后,一些变化还是在潜移默化中滋生。

陈嘉明偶尔还是会从赵晓雅那里听到一些关于李雨桐的零碎消息——比如她为了一个简单的设计稿反复修改到深夜,比如她省吃俭用买了新的专业书籍,比如她在公司里主动包揽了很多杂事,人缘似乎还不错……

这些琐碎的、关于她如何努力生活的片段,陈嘉明不再像以前那样完全避而不谈,有时会在只有他们两人的私下场合,用最不经意的语气,当作闲话家常般提上一两句。

而张梓谦,也发现自己不再像最初那般,听到那个名字就下意识地筑起心墙,流露出明显的排斥。他大多时候依旧是沉默地听着,不置可否,很少回应。

但陈嘉明注意到,他不再会立刻打断,或者用冰冷的话语将话题彻底封死。他那深邃的眼眸中,有时会极快地掠过一丝难以捕捉的情绪,或许是一闪而过的讶异,或许是一丝极淡的感慨,然后便迅速湮灭在惯常的平静之下。

他开始会偶尔,非常偶尔地,在忙碌的间隙,脑海里会不受控制地闪过那些由别人转述的、关于她努力生活的碎片画面。虽然这些念头转瞬即逝,很快就会被更重要的事物所覆盖,但那种近乎本能的、强烈的抵触情绪,确实在不知不觉中减弱了。

他依然清楚地知道他们之间隔着无法逾越的鸿沟,知道过去的一切无法重来,更从未想过要与她再有任何瓜葛。

只是,对于这个曾经爱过、也狠狠伤害过他的女人,如今在社会的底层,靠着自己的双手,一点点艰难地、却又无比认真地试图重新站起来这个事实,他发现自己似乎……不再像以前那样,完全无动于衷了。

那坚硬心防的某一处,或许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己然因为听闻她“自食其力”的努力,而悄然裂开了一道微不可见的细缝。

章节目录